【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心心南管樂坊」將在三月參加臺灣國際藝術節的演出,此次推出《此岸‧彼岸》,講述當繁華落盡終將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影像來自兩廳院)
南管為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秉承唐大曲遺規,至今以「音樂活化石」之名活躍於閩南、臺灣及東南亞華人地區,2003年王心心創立「心心南管樂坊」,除了致力恢復清音雅樂的傳統,也嘗試讓南管在現代社會有新的展現面貌,強化了南管立足於當代的生命力,不僅在國內,也經常應邀去日本、歐洲等地演出,為國際人士所驚艷。王心心四歲學習南管,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以歌唱著名,為南管界少見的音樂全才。林懷民就曾如此形容「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她尚未出場,我們靜默等候;她一開口,我們便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
《此岸‧彼岸》邀請曾為雲門舞集與臺北越界舞團創始團員及主要舞者吳素君,擔任導演共同製作。傳統的南管曲館會於春秋兩季為南管祖師爺孟府郎君舉辦祭典,上半場的《春祭》,演奏的就是春天祭典時的樂曲,除了南管傳統編制外,將加入舞者進行演出,展現傳統南管懷古敬賢的儀典特色。
下半場《此岸.彼岸》則是王心心以觀音大士為主題的南管新編曲目,其中的〈心經〉,形容菩薩的智慧就像一艘船,載著人們由此岸渡至彼岸,抵達佛的國度,〈白衣大士神咒〉是王心心童年記憶的一部份。在文革破四舊運動之際,每天清晨聽到母親虔敬地持誦此咒,祈求觀世音菩薩為全家消災解厄,多年後,領悟到母親的容顏正是菩薩在世間的諸多美好形相之一。
王心心四歲開始學習南管,自稱腦子裡除了南管之外,任何東西都裝不了,從一開始追求技巧難度的表演方式,到現在懂得減法的藝術,《此岸‧彼岸》將不再只追求華麗的炫技,將單純回歸到南管本身清雅古樸的音樂風格,秉持著「最古老即最現代」的理念,帶來韻味十足的表演。她表示,『隨著年歲漸長,在生命的波折起伏中,我逐漸領悟到外在的事物終究虛妄。心境的轉變自然會反映在音樂的詮釋上,以前演唱時總忍不住炫技,現在我開始懂得減法的藝術,總覺得有一個更素樸的旋律在前面等待著我,於是一減再減,終至繁華落盡,整個創作過程就好像現在的我與過去的我進行了一場對話。
《此岸.彼岸》為當代華人最重要的南管音樂家王心心體悟生命之作。前半場《春祭》以九人編制,呈現南管由指而曲,在定、靜、慢之間表現「曲依弦而歌,弦依曲而和,一聲唱而群音和」的清雅古樸音樂風格。後半場《此岸.彼岸》則是王心心以觀音大士為主題的南管新編曲目,其中的〈心經〉,形容菩薩的智慧就像一艘船,載著人們由此岸渡至彼岸,抵達佛的國度,以南管音樂本身悠緩的調性,演唱時將每一個字拆成字頭、字腹與字尾,在行腔過字之間,有如將菩薩所說的話深深地刻印在心上,韻味十足的演出,值得細細品味。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