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牧師) Photo Credit: AdinaVoicu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這些日子以來,全球十分不平靜,恐怖攻擊四處爆發,就連向來穩定的德國也發生18歲青年在麥當勞濫殺無辜然後自盡,造成九人死亡的慘劇。
當恐怖攻擊不是由恐怖份子發起的時候,日子更加不好過。當我們把鄭捷以及內湖女童事件跟全世界的兇殺案一併觀察之際,赫然發現,年紀輕輕的殺人犯平時似乎無跡可循,日本神奈川縣本週也傳出26歲的「好青年」在安養院砍死19人的悲劇,究竟怎麼了?答案卻是「不知道」!
犯罪預防愈來愈難
傳統以來,大家對於社會治安事件都可以歸納出一些犯罪動機,但是趨勢顯示,犯罪預防愈來愈難,而且犯罪年齡愈來愈低了。更可怕的是,犯罪模式往往是隨機發生,就連平日彬彬有禮,熱情洋溢的青年人也有可能成為犯罪份子,這是現代人面對的最新挑戰。
從聖經立場來說,上帝創造的人,不可能這麼容易殺人,即使在戰爭年代都還是傳出許多感人的故事,否則人類歷史無法延續進步至今,在教育普及的科技與法治年代,殺人更是匪夷所思。與此同時,大家的生活經驗中,整個社會還是樂於助人的,我們不能因為這些事件而抹殺人性好的一面。
每逢暑假,還是有許多可愛的年輕人投入偏鄉服務與志工行動,一個年輕人究竟會成為助人者或是害人者,這是非常值得父母與教育單位(包括教會)花心思去深思的。
在專家尚未真正研究出這些新的犯罪模式之前,基督徒父母至少可以把自己孩子照顧好。筆者從事青年與家庭事工多年,深深感受只要家庭功能正常,孩子幾乎都是樂於助人,不可能走上「傷人」的路。
培養樂於助人的青年
倒是有一些「自以為」家庭功能正常的父母無法理解孩子做出反社會的行為,因為他們所謂的「正常」指的是:1.作息正常,2.財務收支正常,3.孩子課業或他項能力表現正常,4.出席社交(宗教)活動正常。
殊不知,這些正常只是假象,受過教育的青年都懂得表現出起碼的禮貌,也在學校練習過一些人際互動,更知道如何在家生存。然而,一旦教育達不到「內化」的效果就有可能產生「壓抑」的副作用,我們腦子被訓練成為一個現代人,但是內心情感卻不被瞭解,我們覺得父母不在乎我們,於是,怒氣在無形中累積,卻又不敢或不想表達(反正表達也沒用)。於是,壓抑到一個程度就產生失控的行為。麻煩的是,不只外人無從察覺,就連當事人自己也未必能意識到自己即將犯案,不同於以往的蓄意犯案,現在更多的臨時起意與隨機殺人,這幾乎都是長期累積的結果。
台灣孩子最需要的是「助人經驗」,校園團契與許多學生事工近年來致力於「服務」就是個正確的方向。短期服務當然不能有神奇效果,但是至少可以讓孩子不要沉溺於享樂或是過於自我中心。
台灣的孩子多半善良單純,但是過度被保護,去大學報到的時候,父母拉行李,小孩滑手機是常見的事,這其實對孩子的心靈是負面的,一個人不能為自己負責之時,要他助人也是一種「外在禮貌」,不是內在熱情。
請父母控制自己疼愛孩子的天性,多跟他們有交心時間,彼此多分享內心感受,引導孩子脫離自我中心,只有一個身心真正成熟的青年,才會享受助人的樂趣!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劉三專欄》助人還是砍人?父母給孩子的關鍵抉擇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