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牧師) Photo Credit: Unsplash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靠手機過日子」已經成了現代人普遍生活方式,普遍到我們都不會質疑這種方式了,這當然是智慧型手機的功勞。但這不是它的錯,智慧型手機是個很棒的發明,為我們節省很多麻煩,帶來無數好處,只是我們本該控制它,卻顯然失敗了。
無限關注別人的事
把一群人帶到沒有手機訊號的地方,我們能過日子嗎?真的很辛苦!尤其年輕人,會有嚴重焦慮與不安,出現一些上癮的症狀。大家應該很容易發現,智慧型手機已經嚴重改變了現代人生活方式,低頭族無所不在,因為這是他們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人們不再享受交流與寧靜,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訊息世界中。
所謂「新聞」,簡單定義就是「別人的事」!不管吃飯看電視或是等車坐車滑手機,即使忙著看臉書或是瀏覽line,多數也是別人的事,當然,我們都把它當成自己的事了,不然就不會去看。
就這樣,當我們幾乎無限關注「明明是別人的事,卻一直以為是自己的事」之際,無形之中,真正的我……逐漸模糊了。這種生活方式已經讓我們喪失某些能力而不自知,這是值得基督徒注意的現象。
基督徒都知道,我們是按照上帝形像受造的,於是,「自我意識」就形成了,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必要存在感來源,當我們意識不到真正的自己,許多失序行為就會出現,我們卻未必會出現危機感。
過度倚賴瀏覽新聞與各種資訊過日子就有這種危機。傳統上,一個人有自我意識,主要來自「獨處」與「人際互動」的交錯,透過自己的內在與外在交流,我們會形成自我意識,在「我」與「別人」的頻繁交流中,我們學習建立起清晰的自我形象。
獨處的部分來自散步以及聽音樂還有閱讀等許多藝文活動,我們的感官每天接受許多正常刺激,我們需要透過獨處,看看自己如何消化這些資訊,所以我們的文化發展出琴棋書畫這些方式來跟自己對話,同時還可以跟別人交流。
理論上,這樣的人生是很快樂的,我們一個人可以做做烘培,搞搞園藝,插花泡茶,寫作吟詩,非常悠然自得,基督徒還可以讀經禱告唱詩歌,心靈也相對健康。
而這些興趣與嗜好都是需要培養的,都是需要時間的,沒有足夠的時間,我們很難進入這些興趣甚或成為專長;沒有經過訓練,我們就無法掌握一些技巧去運用這些方式抒發閒情逸致。
找回消失的自我
遺憾的是,我們的時間都拿來大量瀏覽新聞和一些有的沒有的資訊了,這樣的方式不但佔據時間也剝奪了心靈的空間,我們滿腦子想的都是別人的事,就沒有空間去思考自己的事了,但我們卻認為我們花的時間都在處理自己的事,這是錯誤認知。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不太理人,在人際關係上擅長敷衍,缺乏真誠,因為真誠是要用心的,但是他們的心充滿了無關緊要的新聞,這些別人的事都是隨著時間就被淹沒的,明天的新聞會蓋過今天的新聞,就這樣,曾經的喜怒哀樂最後都不留痕跡,因為根本沒有機會認真消化,這麼一來,也就沒有刻骨銘心了。
難怪有人擔心低頭族將來的婚姻,當一個人沒學過「用心」二個字,婚姻註定是要觸礁的,沒有了婚姻,家庭就瓦解,婚姻即使有也只剩生理性存在,缺少心理性薰陶,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社會恐怖事件以及日益增加的精神疾病。
身為基督徒,我們傳的福音能讓「消失的自我」重新出現嗎?尋不到上帝給予的形像,只有正確神學的傳播,這樣的信仰,最後真的只是宗教而已,然後人們就繼續說「宗教都一樣」。
基督徒,沒有新聞和各樣訊息,我們還能過日子嗎?真是好問題!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劉三專欄》不低頭,還能過日子嗎?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