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侯剛本  博士

人生在世一路走來,每個人都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因此,過程中莫不是你(或有意或無意)傷了人,就是人(同樣或有意亦或無意)傷了你。有些傷有些痛,有些人化得掉過得去;但並不是所有的傷與所有的痛(無論輕重無關大小),你過得去的人家也就非得要跟著過得去。因為「受傷的感覺」是一種當事人「既當下,又真實」的心理感受,至於傷得輕重與大小,也是一種「相對性」的心理作用。有些傷對於某些人覺得沒什麼,但同樣的輕重大小對於另外一些人,可能已經是瀕臨臨界的不可承受之輕。

受傷之前,必有衝突。有的人因為怕傷人怕磨擦,索性乾脆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怕事的畏縮心態。當然,也有些人很喜歡滋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亂地到處亂射箭亂放火,甚至還拿著自己如此這般的魯莽與無知,不可一世沾沾自喜,拿著自作孽的羞恥當榮耀,背地裡被大家唾棄到最高點卻仍不自知自省。

從大眾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論述者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罩門按鈕,或者是一顆不能隨意觸碰的地雷,只要是誰誤闖禁區,或耍白目甚至惡意挑釁地去按了碰了,往往勢必帶來一場不必要的衝撞與撕裂。因為每個人對痛感的感受程度不同,特別是心裡的痛更是一種「既抽象,但真實」的具體感知。一旦點燃惹怒了,第一時間的殺傷性乃致後續的善後,都是在所難免必須考量的人際成本。

前一段時間,幾件不順心的事情同時接踵而來,卻也不約而同地觸怒引爆了我的情緒燃點。某個燃點是因為自己受到屈辱,另一個燃點則是因為被人惡意佔便宜……;當這些不舒服的情緒湧上心頭時,身心確實格外難受。如不引爆想找地方宣洩,卻也不知道該從什麼樣的管道可以抒發。一旦引爆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甚至為著別人所帶給我的難受與傷害,毫不掩飾地加以回敬反擊,到頭來仍舊還是會破壞原本既有的友善關係,甚至失去某種程度的信任感。當然,一旦當你用多大的力氣發功反擊時,相對地你在身心靈上所受到的震盪,同樣也是相互對等的。或許當下宣洩的時候確實感到暢快,但事後那種因著自己所挑起的紛爭與撕裂感,往往心裡頭還是會覺得彆扭與難受。

慶幸的是,多年來我身邊一直有幾位夠熟悉我的睿智牧師,可以在遇到各種生命中的疑難雜症時,給我最切實的幫助。某次整個人在氣頭上的風暴,還沒完全走出來的下午,竟然巧遇謙和溫暖的K牧師。由於K牧師平常是個忙得不可開交的牧者,未料那天下午他居然罕見的完全沒事;於是,就在那場奇特的相逢中,上帝彷彿透過我和K牧師的見面,差派K牧師貼心到位的解決我當時心中,所懸擱耽溺的心靈困境。

談到投機的深處,K牧師的言語恰似露出了屬天的神聖光輝。他告訴我:「受傷,其實是一種選擇」。在他牧會多年的過程中,他見過許多會友可能有心甚至無意地,在各種人際互動的歷程中,帶給他身心上具象或是潛在的傷害。最初的那些年,當他接收到類似受傷的負面情緒時,他也會生氣並且覺得難過甚至憤怒。然而在眾多會眾五花八門的眾聲喧嘩中,上帝的聲音提醒他:如果所有的意見他通通照單全收,那他就完全不用牧會了。所以到後來,K牧師的耳朵漸漸練就了一種辨別的能力,知道那些聲音該聽,那些意見該當真,那些回應是寶貴的…….;其餘諸如情緒性的、無意義的、亂放火的、惡意批評的、讓人覺得受傷的……..,在他的心懷意念裡一概刪除,完全不佔空間無須為此有任何的情緒與感受。因為當「感到受傷」是一種選擇的時候,當事人就得試著練習如何要超越這種負面的心靈能量,選擇讓自己「感到不受傷」。因為能夠選擇不受傷的選擇,背後可能是一份恩慈或堅強,亦或者更大的寬容或更深的體恤…….,種種源於關乎「愛」的能量與良善的決定。

為了讓自己選擇不受傷,關於那個打算佔我便宜的人,後來我乾脆把所有他沒打算佔走的便宜,我一併連帶送給他。在他驚呆了的背後,我的內心瞬間變得格外地自在與坦然。因為只有心靈覺得富足的人,才不會覺得有被佔便宜的感受。至少兩造盤點之下,我所擁有的比那佔我便宜的人多出太多太多,眼前的那點兒小便宜,他要就全給他,大不了有了這次不愉快的經驗,至少已經明確地提醒我,做為下次大家不需要再合作的鐵證確據。至於那個感到受屈辱的燃點,後來我發自內心練習放寬心選擇原諒與放下;奇妙的是,當你做了這個決定時,原本那種難受的屈辱感,逕自也就沒股腦兒地煙消雲散了。

如果說,受傷真的就是一種(不算明智的)選擇;那麼心同此理的是,選擇不讓自己受傷,同樣也是一種(相對較為明智的)選擇。

 

HER

圖:心中若有足夠的愛,相對就有足夠的抵抗力,不讓自己的人生選擇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