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侯剛本  博士

 

「親疏遠近」一直是生而為人的我們,在綿密交織的群體生活中,在所難免必定會遇到的人際問題。有的時候是人家跟你裝熟,有時卻是換你跑去跟別人裝熟。然而,彼此之間到底熟到什麼程度?關係的界定如何定義?該用什麼樣的溝通分寸展現彼此的心理距離?刻意拉近距離一定會比較好嗎?大家不那麼熟可不可以也是一種良好的關係?

還原至日常的情境,依我這些年的觀察,通常一個人會在人前,展現出裝熟與否的態度,大致會有以下五種情況:首先,是來自於「家庭環境的養成」。也就是說,當事人若是生長在比較外向直爽的家庭之中,通常家族成員們對於人與人心裡的距離,自然而然會比較親近,甚至許多的什麼事情,也多半會採取直來直往直話直說,不會機關算盡拐彎抹角。其次,會不會與人裝熟也牽涉到「內在性格的使然」。當然,如果將人的性格且用「內向/外向」簡單二分,顯然外向的人理當會比內向的人,較容易和人裝熟,甚至願意主動與人親近。至於第三種情況,則是後天「工作職業的需要」。好比說有一些工作的行業別(例如:公關業、保險業、直銷業),或者是一家公司內部組織體系的分工項目(例如:業務部門、行銷部門、企宣部門);諸如此類(項)的職場角色屬性扮演,往往在業務的往來上,必須要和「客戶、廠商、同業、同事…….」送往迎來的

裝熟客套,甚至逢場作戲強顏歡笑的交際應酬。接下來關於第四種裝熟的人際互動,則會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族群身分的認同」情節。也就是說,當兩造雙方在關係上找到任何一種「我群」(we group)的認同感時,便會瞬間地神奇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那種情況也不是裝熟,而是明明兩個初次相逢之人的背後,各自均有著或多或少彼此熟識的人後之人。好比是同一所學校的校友、同一個城鎮的居民、同一家公司的舊識…..之類的。接下來,論到最後一種常常出現的裝熟情境,比較是屬於「經過特別塑造的文化氛圍場景」。這種場景最容易出現在宗教團體(師兄師姐)(弟兄姊妹),或是與自己研究路數志同道合的學術研討會(某某教授)(某某博士),以及各式各樣特定組織文化的社群群體。

話說有關於我這個人曾經犯過的裝熟情節,主要是因為我是一個本質非常外向活潑的人,加上從小戲校坐科的出身背景,養成見人略為年長者都習慣喊哥喊姐,若年紀較大則多以再長一輩的叔叔阿姨稱呼。只是對於某些不瞭解這類出身背景的族群文化者,或者是與人初次見面不太習慣被人稱哥喊姐尊叔謂姨的人,可能會覺得我們這樣的人很裝熟很討厭。尤其是我剛踏入學術圈時,由於這個地方可是一處格外講究行禮如儀的廟堂,人人也都是被多數人捧得高高的「OO教授」、「XX博士」、「△△老師」、「##主任」、「@@院長」、「++校長」…….;你說這樣的環境,豈能容我這個戲校出身的土包子,逢人就「哥啊/姐的/叔啊/姨的」拉近關係打壞規矩?因此,我猜想我可能也在許多諸如此類的人際暗處上,吃過不少不必要的冤枉悶虧吧。不過現在看懂了這樣的場面後,我也可以學著恰如其分地和大家,在這個圈子裡拱手作揖地配合演出,直到結交到某些真心誠意之人,再把面具摘下來彼此坦誠相見。

另外,說到別人和我「攀親帶故,不熟裝熟」的情節,那可真是又多又瞎講都講不完。簡單說,交情壓根兒沒有到那麼熟,或者是關係明明就沒有那麼親,甚至彼此之間的位份,本來也就不應該那麼「小人之交」的結果;於是,基於保持心理距離與彼此互相保護尊重的情況下,輕則我會在這段關係上巧妙淡出,重則我可能就當下不留情面地點破講明,甚至直接拒絕往來。就像前一陣子我封鎖了一個,想靠我女兒和我拉近關係的某位,明明就很不熟還硬要跟我裝得那麼熟的噁心家長。口口聲聲說什麼「結緣結緣」的,問題是從話語言談中那人想跟我結的緣,和我完完全全沒有任何的交集。再加上這個人和人裝熟互動的方式,又過於主動到會帶給我壓迫感與侵略性的負面感受,所以像這種莫名其妙的緣,說真的還是不結也罷。

行筆至此突然覺得,裝熟不一定是一種親切,但親切也不一定要裝熟。因為「裝出來的熟」裡,並沒有歷經歲月革命情感的飽滿熟悉,以及雙方發自內心善意的足夠真誠。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要靠時間與緣分慢慢培養,那些貪快求急的「裝熟式」人際關係,嚴格來說都不是健康正常的人際關係。因此,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盡量跟身邊那些裝熟的人保持距離;並且心同此理的是,我們自己也不要為了在交情的事上貪快求急,不知不覺地讓自己變成「急功近利,攀親帶故」裝熟討厭鬼。

nod

圖:既然不喜歡人家跟你裝熟,自己也就不要做個和人裝熟的討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