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Dr. Phoebe

"一個真正的藝術品,也不過是上帝完美工作的一影而已。"(米開蘭基羅)

文藝復興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世界歷史時期,我還記得國中時候,因為歷史課而做了一系列有關文藝復興的簡報,不知不覺就為此查了很多功課。我喜歡達文西的多才多藝,米開蘭基羅的教堂,拉菲爾的浪漫色彩。而總算有機會到義大利朝聖的時候,佛羅倫斯也成為這趟旅途中最大的驚喜與亮點。歐洲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歷經了十個世紀的黑暗時期 (The Dark Ages),又稱中世紀前期。這個時期的歐洲,讓我想到權力遊戲的場景,整日的打打殺殺,知識,藝術和文化都處於停滯甚至是倒退的階段(想想也合理,逃命都來不及了,誰還有心情給你畫畫作曲?)。像是一條長長的漆黑的隧道,而遠在那頭的曙光,則是接著席捲而來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的起源,各個學者說法不一,但也有許多人認為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搖籃,在14世紀末到15世紀。中世紀的黑死病使歐洲人口大幅遞減,導致存活下來的家族更加富庶繁榮,有著多餘的閒錢可以投資於文化藝術,因此佛羅倫斯的古城,便成為文化,藝術和經濟復甦的地點。

來到佛羅倫斯 (又名翡冷翠),第一站當然是去米開蘭基羅廣場,從廣場的角度俯瞰佛羅倫斯,而在1865-1871年也是義大利的首都。不得不佩服翡冷翠古都保有的完整性,後來也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圖中美麗的百花大教堂,成為翡冷翠的代表性標誌,等一會兒也會詳細介紹。

圖中所看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佛羅倫斯老橋 (Ponte Vecchio),曾經是連結當時執政麥迪奇家族的住所到烏菲茲辦公室 (現為美術館),這座橋墩也是唯一一座沒有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的橋墩。

既然叫做米開蘭基羅廣場,大衛的雕像當然少不掉,只不過這座大衛雕像是複製品,正品可要到佛羅倫斯美術學院裡才看的到。至於為什麼選擇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呢? 估計除了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美術學院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所出的傑出校友名單中,包括大衛雕像的作者米開蘭基羅,以及其他文藝復興的始祖們,例如:達文西,加利略,美第奇,油畫大師提香等等。大衛雕像可以說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大衛挑戰歌利亞,而後擊敗歌利亞的故事,成為振奮人心,不畏強權的代表作。

第二天起了早早就來逛老城。沿著亞諾河岸邊走向老城的入口,慢慢散步而行,愜意又自在。

這座是另一座老橋的隔壁橋,又名恩寵橋(Ponte alle Grazie),不知道為什麼這名字有夠令人想入非非,和甄環傳裡面鳳鑾春恩車有異曲同工之妙。扯遠了,但這座橋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被盟軍炸毀,後來戰後於1953年又重新修建。

來到老城區,又是看到另一座大衛雕像的複製品,這次的地點是在 “舊宮”,又名佛羅倫斯市政廳 (Palazzo Vecchio)。而面對它的則是L字型的領主廣場 (Piazza della Signoria)。這次由於時間關係就沒有進去參觀,但據說這座市政廳是最宏偉的一棟建築之一,裡面也藏有許多達文西和米開蘭基羅的畫作。後來美第奇家族另建新的住所– 彼提宮之後,這座建築就被稱之為舊宮了。

領主廣場上有一個傭兵涼廊,裡面有著許多引人注目的雕像,包括圖下的 “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級”。這典故是來自於希臘神話,美杜莎是擁有一頭蛇髮的希臘女妖,據說任何人看進她的雙眼時,都會立刻被變為一座石像。因此宙斯之子珀耳修斯後來受到雅典娜的幫助,用盾牌反射出美杜莎的反光得以接近她,並砍下她的首級。這首級乍看下頗為眼熟,是因為現在出現在各大精品百貨公司當中,知名義大利時尚品牌Versace 就是採用美杜莎的頭顱為品牌標誌,

傭兵涼廊的另一端,則是另一座雕像 “強擄薩賓婦女” (Ratto delle sabine),不得不說,義大利人的名字取的真是活潑生動又直截了當 (這比一些文謅謅的作品名有意思多了,若是換個文青來取名,肯定是一些類似 “怒”、“掙扎”、”衝突” 之類的無趣藝術字眼。),這座雕像來自於中世紀,是用佛羅倫斯當地的的大理石雕塑而成。

領主廣場上的另一端,則是海神噴泉。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臉孔貌似當年的佛羅倫斯大公爵柯西莫一世,也暗指當年的佛羅倫斯稱霸海上的政權。這座雕像也是複製品來著,原作則被放到國家博物館中進行保存。

之前提到的傭兵涼廊後面,則是大名鼎鼎的烏菲茲美術館。烏菲茲美術館興建於1560年,之前是佛羅倫斯統治者美第奇的辦公室,由於美第奇家族熱愛藝術人文,收藏了上千件12到17世紀的美術品。後來這些美術品全都捐贈於佛羅倫斯政府,也就成為一座美術館開放給大眾參觀,其中裡面最有名的作品包括桑德羅·波提切利所作的 “維納斯的誕生”。我們造訪的時候美術館裡面是禁止照相,但這一兩年總算開放烏菲茲美術館可以讓人拍照 (畢竟在這個自拍和隨時上傳的年代,不允許拍照真的是在跟遊客過不去呀!)。

烏菲茲美術館的迴廊裡,捕捉到現代科學之父加利略的雕像。加利略精通天文,物理,數學,哲學等等,是個不折不扣的 “文藝復興人”。

佛羅倫斯除了藝術品之外,也以金飾和首飾雕工及設計聞名。金光閃閃的金飾店在佛羅倫斯的老城區隨處可見,每個都有著精巧的雕工和細緻的設計。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剛剛提到的亞諾河,別有一番風味。

圖下可以看到老橋另一端的三一聖橋 (Ponte Santa Trinita),這座橋墩一樣也在戰後被重新修復過。左手邊的鐘塔,是等下去聖母百花大教堂會看到的一座建築。

在老城街中亂晃,一定會看到一個又一個的比薩店。義大利的比薩皮薄又脆,比薩上的醬料也和其他地方的味道不同,咬下去薄脆多汁,令人回味。

除了比薩之外,當然也不能錯過義式冰淇淋 (Gelato),我就曾經聽過說有正妹整天吃義式冰淇淋就吃到飽,完全不用吃正餐的例子。雖說想想真的很誇張 (也很擔心那位正妹得糖尿病),但不得不說,這裡的義式冰淇淋真的入口即化,且口感綿密。會讓你一口接著一口。隨行的家人平時不愛吃冰淇淋,卻也抵擋不住義式冰淇淋的誘惑,吃了好幾個。而義式冰淇淋比起其他國家的冰淇淋,脂肪比例少一些,但糖分多一些。而且幾乎每間店的冰淇淋也都和圖下一樣,堆積成美美的藝術品來吸引你。

總算走到老城區的另一個翡冷翠經典代表,聖母百花大教堂了。不得不說,來歐洲這麼多次,看盡大大小小的教堂,如果西班牙的聖家堂是現代藝術教堂的最佳代表,那古典代表就非屬聖母百花大教堂了。對我來說,我喜歡百花大教堂的程度,遠勝於繁華的米蘭大教堂,以及輝煌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可別小看這圓頂,這可是歐洲第一個圓頂大教堂,而後來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和美國華府的國會圓頂,都是來自於百花大教堂的靈感。圓頂上的金球,給了一名當時的雕刻家Andrea del Verrocchio,雕刻家身邊有一名弟子也幫忙構圖設計,這名弟子後來比師傅更紅,他的名字叫做達文西。

白色,綠色和粉色大理石相互輝映,看似衝突卻又搭配得恰到好處。阿諾爾福.迪.坎比奧所設計的教堂建於1296年,於1436年完工。

中世紀的哥德風格搭配上羅馬式的圓頂,為文藝復興建築打響了第一炮。只能說慢工出細活,這座古典優雅的教堂花了將近兩個世紀才完成。現在成為世界上前三大的教堂之一 (另外兩做為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以及倫敦的聖約翰大教堂)。聖母大教堂共有三座銅門,圖下便是其中的大門。

來到教堂裡面,我喜歡它簡單素雅的內部,不奢華也不誇張。簡約的線條,反映出當代的宗教以簡樸,苛刻守己為宗旨。

教堂的另一端,古典味的大鐘看起來非常醒目,是由義大利的數學家兼畫家Paolo Uccello點綴而成。

另外一個百花大教堂的亮點,就是它那圓頂的壁畫,又名 “最後的審判”,由Federico Zuccari和Giorgio Vasari兩位藝術家花11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由天窗透出來的光線,剛好讓你能夠視覺上看到這壁畫的每個細節。最上層為天使群,接下來一層一層為耶穌,聖母瑪利亞和眾聖徒,各樣的美善德行,聖靈所結的果子和八種祝福。

最下面兩層,則是各種罪惡和地獄的所在。米開蘭基羅後來在聖彼得大教堂也曾經完成它的圓頂,但卻自嘆他自己的成品遠不及百花大教堂的壁畫所帶來的美感和藝術性。

點到為止又略帶簡約風的基督和十字架,和上面精美的壁畫搭配得剛剛好。

出了百花大教堂,在附近剛好看到聖十字教堂,也是米開蘭基羅和加利略的長眠之處。

而前面的聖十字廣場也是另一個人群聚集,愜意散步的好去處。義大利老城區中一個又一個的美麗古典廣場,至今都令我十分想念。

最後又繞回亞諾河上,為這愜意的,歷史的,古典的佛羅倫斯一日遊畫下一個美麗的句點。翡冷翠的美,真的要親身造訪一次才能體會,那抹滅不去的歷史痕跡,配上轉角隨處可見的世界級藝術品,有著 “中世紀的雅典” 美譽,真的是當之無愧。下次一定要再回義大利一趟,體驗不同時節翡冷翠的美。

更多Dr. Phoebe 的文章在 http://drptraveling.blogspot.com
加入Dr. Phoebe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rptraveling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