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您認為「奶油」是什麼?說到奶油,很多民眾可能認為,凡由「牛奶脂肪」加工製成的乳狀類食品皆是。由董氏基金會與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共同調查37件奶油產品,發現就有18件標示不清,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的狀況。

一般的奶油,分哪幾種呢?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表示,實際調查市面上的產品,發現奶油種類五花八門,依型態可分為塊狀、乳狀,依來源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及動植物混合三類。其中,動物性奶油主要成分為乳脂肪、牛乳,通常有加食鹽。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性奶油,雖然包裝會訴求不含動物性膽固醇,及零反式脂肪,但因植物油本身就不含動物性膽固醇,而不含反式脂肪不代表因此較健康,反而飽和脂肪較高;此外,標示零反式脂肪,也不代表不含反式脂肪,也可能是含量少於0.3g/100g。

對於市售的動、植物性奶油,哪一種添加物較少、哪一種較健康呢?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系主任陳明汝,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訪問時表示,市售植物性奶油,為了使原為液態的植物油成為穩定的固狀,常在製程中添加乳化劑;此外,為了增加風味,也會添加牛奶、煉奶香料等。因為植物性奶油的添加物較多,因此,雖然動物性奶油較貴一些,但許多民眾仍然寧願多花點錢購買。

陳明汝指出,不論是動物性或是植物性奶油,都會含有飽和脂肪、或是反式脂肪其中一種,若是用平均健康性而言,兩者差不多。不過,植物性奶油為了使其成為固態,會經過「氫化」處理,而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有些業者為了避免產生反式脂肪,會將技術改良,但反而因此產生較高的飽和脂肪,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民眾不得不小心。

市售的奶油種類繁多,民眾該如何選擇呢?建議如下:
1.加強動植物性奶油的基本知識;購買時,從標示看清成份。
2.減少攝取含氫化油的加工製品。
3.飲食上避免從「奶油」攝取油脂,建議適量選用天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堅果類,及魚肉的油脂等。

目前市面上的奶油,不論原料、加工方法為何,所有產品稱之為「奶油」,讓消費者不易辨識,也無從選擇適合的產品,甚至有危害健康之虞,建議相關主管機關盡快訂定一套完善的標準,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及健康。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言論自由」不能超越「尊重他人信仰」的紅線

農曆年前來個微整型?

政府優渥的退休金 變相失去人才

不能看報了? 紙本閱讀無法被取代

亞洲首次! 群募平台發起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