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16名實驗研究者通過喝下自己的血液來幫助醫生找到炎症性腸病的新型診斷方法。

這項神奇的研究打破了一般疾病診斷研究方法的限制,它通過從人的糞便中找到相關蛋白質來診斷腸道炎症。這種蛋白質被稱為鈣衛蛋白,它是腸道炎症的產物,有時也是胃腸道出血的徵兆。該研究的主創人員在8月份刊登的《美國聯合會雜誌》上進一步解釋說,從過往實際案例來看,其實很難識別和判斷出鈣衛蛋白出現的確切原因。

來自蘇黎世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Stephan Vavricka博士作為此項研究主要負責人,解釋道:「鈣衛蛋白是一種極好的疾病標記物,只要它出現那就說明消化系統已經出現問題。不過在某些資訊不足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因為這種蛋白質而誤診。」

炎症性腸病(IBD),其中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對診斷和治療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一部分原因是腸道炎症並不總是跟隨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例如,一個人可能在腸道炎症消失後繼續出現腹瀉等癥狀。這就是為什麼內窺鏡檢查(一種將帶有照相機的長管插入人體腸道的檢查)是目前衡量炎症性腸病活動的最佳方法。

但內窺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手術,會給病患帶來較大身體痛苦,因此醫生更傾向於利用糞便樣本來評估患者的疾病。醫生進行糞便檢查的對象之一就是鈣衛蛋白,它存在於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中。在炎症發作期間,中性粒細胞會溢出腸道的粘膜內層。

ACO03

但問題在於血液中也存在中性粒細胞。因此,如果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中性粒細胞和鈣衛蛋白就都會出現在糞便樣本中,醫生無法判定檢測到的鈣衛蛋白確切來源是什麼。「在進行這項糞便檢查之前,醫生並不能確定病患的鈣衛蛋白陽性水準,也不請清楚有多少血液進入了腸道。」Vavricka說。

所以為了找到答案,Vavricka和他的同事要求16名健康志願者以3盎司(100毫升)或10盎司(300毫升)的劑量飲用自己的血液。一個月後,服用3盎司劑量的人轉而飲用10盎司劑量,反之亦然。

參加研究的12名女性和4名男性中的大多數是直接飲血,但有少數人選擇使用鼻胃管將血液輸送到胃部。大約一半的參與者抱怨會有噁心等胃痛癥狀,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在攝入後會出現腹瀉或便秘。

所有參與者在喝了血之後,糞便都發黑,這是血液出現在消化系統中的副作用。研究人員發現,攝入血液後,糞便中的鈣衛蛋白水準升高。在飲用劑量為3盎司時,46%的糞便樣品顯示每1克糞便中鈣衛蛋白高於50微克。在飲用劑量為10盎司劑量時,63%樣本的鈣衛蛋白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不過,研究人員在所有樣本中並沒有發現鈣衛蛋白的含量水準高達200微克(鈣衛蛋白)/克(糞便),而這一情況往往會出現在炎症性腸病中。Vavricka說,這意味著如果醫生在病患的糞便中檢測到極高水準的鈣衛蛋白,他們基本可以確定病患患有炎症性腸病。如果患者糞便中鈣衛蛋白的水準較低,那麼醫生就需要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比如從消化道出血風險因素入手。

資料來源:These People Drank Their Own Blood — fo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