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Dr. Joseph】

近日股票市場最受囑目的新聞,莫過於基亞生技因發表新藥PI-88臨床試驗期中分析不若預期, 股金腰斬持續下跌.
基亞的新藥結果不若預期 (注意: 此為期中分析(interim analysis), 若基亞選擇繼續作完第三期試驗, 現在的分析結果不能等同於宣告失敗), 除了對近三年被炒熱的生技類股潑了冷水外, 倒也未嘗沒有好的一面. :
一. 金管會宣示將對生技公司發布重大訊息有所管制. 此舉乃大有必要之亡羊補牢. 台股是淺碟經濟,生技公司的性質又極特殊, 若用字不精準, 經有心分析師或媒體之炒作,極易帶動不理性之市場氣氛, 此非股市之福.

二. 基亞生技之所以受囑目,在於這是台灣進行新藥開發並在本土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之首例 (嚴格說來,PI-88並非基亞原創開發, 而是授權購入). 此舉無論成敗, 都是生技界的第一步, 在過程中, 可試為生技界的操兵, 無論是產學合作(包括與各醫院合作), 與CRO合作, 都是紮實的實戰經驗. PI-88成功與否未必重要, 但無論基亞或其他公司都會繼續有新藥推出, 逐漸累積的經驗將是台灣生技界前進的動力.

三. 良好的生技產業環境, 如美國的舊金山, 波士頓, 聖地牙哥, 英國的劍橋, 莫不具備”三加一”條件: 醫界, 學界, 產業界形成三角合作關係, 加上豐沛的資金(創投, 基金等)的挹注. 台灣這”三加一”中, 醫界,學界, 資金面早已成熟多年, 唯一缺憾的就是產業界. 如今在政府政策大力推動下, 產業界有發展的契機, 生技在台灣確實看見一線曙光.

個人認為, 拋開不理性情緒, 大家不應因單一事件而開始唱衰台灣生技(尤其部份媒體在基亞發表報告前後立場180度轉變,從大捧變大罵, 讓人霧裡看花),更應理性看待並期待在此事件後, 投資人及生技業界對台灣生技何去何從有更成熟的省思.

新視野浮水印_635x325px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