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陳木村

學生在上課時因為滑手機被老師當場糾正,老師要學生到外面談,但沒想到學生走到老師前憤而將手機丟向老師,接著再用腳在老師的背後又踹了一腳,這一幕全被班上同學錄下後傳上網,造成社會譁然與感慨,教育竟然是如此的敗壞。同時經過網友搜尋並撻伐後,學生父親竟然回嗆:如果你們敢找我兒子,我就會讓你們去見鬼!有其父必有其子是必然的結論。雖然被毆的老師事後也自我內省,為何學生會對我反抗,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事件主因是學生與老師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

台大拔管事件從開始演變到今天,期間各自如何爭辯都有其道理與法源依據,再加上近期因為被約談的遴選會委員之後,又喧染成所謂的白色恐怖說等,當然我們也不便去論斷誰是對、誰是錯,因為這也是各自價值觀的不同。

台灣的社會團體組織已經超過六萬個,這些尚不包含地區性的社團,但無論是全國性或是地區性的社團組織,還維持在正常運作的不到10%,因為僅就社團組織裡的第二條: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整合X X X等為宗旨。其中這句「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就足以打趴90%的社團,但為何卻有10%的社團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這其中關鍵也是在於,對這句「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的價值觀認定不同。

5歲女童遭姨丈虐待不治引發社會公憤,近300名群眾集聚兇嫌家,怒喊要替女童討公道,撒冥紙、持球棍砸爛姨丈家,民眾發洩怒氣後繼續包圍當地分駐所,要求警方把嫌犯交出來,並仍揚言今天會到殯儀館堵人。這樣的莽撞行為也是因價值觀不同所致。

前述各項事件從發生到結論,基本上都是因為不同「價值觀」而造成後續的遺憾,也讓人感受到這個社會又是怎麼了,為何會有如此的兩極化價值觀,關鍵在哪裡?這也是現在學校或社會最欠缺的部份,也是未能有完整教化與宣導的部分,很值得我們善盡一些責任共同再來維護與宣導。

CJG

價值觀是一個人對人、物、事的觀點或認知,以及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意義、效果和影響的總體結論,會因人事物所呈現而採取決定和行動的依據。價值觀也是人用於區別好與壞,分辨是非及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

也因為個人的身心、年齡、經歷、教育、家庭、興趣或生活等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主觀評價。價值觀也是一種內在的衡量標準,所以影響著個人的行為、態度、信念和理解等,也影響著組織行為、影響著社會。

價值觀要詮釋到很清楚還不見得容易呢,但基本上還是要以「道德」為核心,以法律為基礎教化及落實,並從這裡再延伸至個人思維與行為,就會練就當一個人在面對情緒、誘惑、不滿時,可以立即適度做自我調適與判斷、轉化,讓任何事件不至於造成後續的遺憾。因此不論學校、家庭或是組織等,對價值觀的深化及教育都是有著共同的責任,並使之朝正向的價值觀建立與擴散,才有助於整體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延伸閱讀:

深化建置【道德文化元素】創造創新產業概念

把實務轉化成具體創意教育

臺灣傳統教育模式下,可能讓「情緒」影響了人生

只會讀書卻不懂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