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華苑君

TIM

(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oEEvK1AYM)

你最常講的一個字,不曉得是不是「我」?

你是不是曾經認為「只要我願意,我是可以改變現況的」?

如果你看到了一件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不應該發生的事,發生了,你會不會有所行動?

 

沒錯,根據後現代民主理論,當代的價值觀是「自我實現感」。但是信念與價值如此抽象,如何科學驗證呢?

 

再根據研究,當代的人,當自我實現感被喚起時,例如看到特殊境遇的人,打算捐錢給有困難的人,現在選擇會行動的機率高於10年前,然而,事實上,10前的你的價值觀,其實和今天的你沒有太大差異,有差別的是,10年前的你,行動力與現在的你不同,研究結果認為這是歸因於社會變遷。

 

TIM2

(引用自BBC: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18_taiwan_students_protest)

這勾起了我的研究興趣,於是開始針對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國際社會調查計畫)與台灣共通題組Citizenship進行台灣公民價值的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目前的公民價值中,多數人認為好公民中最重要的價值依序前三名是「守法」、「不逃稅」及「幫助國內生活比自己差的人」,但是實際上會影響政治參與的價值觀前三名依序是「積極參與社會或政治團體」、「儘量去了解不同意見的人的想法」及「因為政治的、倫理(道德)的、或是環保的理由拒絕購買或是特別去購買某些產品」,呈現出信念與行為並不相同的結果,簡單來說,人們自認為好公民的價值觀與行為之間發生了不一致的現象。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人主張,一個人會犯罪,是因為社會化所造成,亦即從出生開始,便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生命過程即將歷經的各種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工作或媒體等情境所接觸到一切,塑造了個人的性格及行為,換言之,是社會結構框架了一個人,而人性通常是不喜歡變動的,所以很難脫離社會結構的框架,也因此,行為改變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年齡愈大,社會化的程度愈高時。

若果真如此,犯罪行為人的行為也可以被預測了?如果可以預測就可以預防,那麼,犯罪的人需要被懲罰嗎?或是你認為犯罪的人仍然需要自己負起責任?這是套套邏輯的問題,因為這將又會牽涉到你個人的價值觀了。

認知科學很想了解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認知學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決策是因為先天的基因與環境交互影響後所得到的結果,日新月異的科學研究仍然持續不斷地努力想找到人的心智與行為之間的機制是什麼?「人」到底可不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選擇?目前得到的答案倒是挺令人驚訝的,當你覺得你決定要怎麼動作前,你的大腦提前6-8秒就先知道了,舉例來說,你走在路上要向右轉或是向左轉,你還沒決定之前,你的大腦已經預先知道了,那麼,人不就成了大腦的魁儡了嗎?而且,如此說來,人們的行為在未來有可能可以藉由參數輸入後就被預測了?認知科學家說,目前仍在持續研究中,所以還沒有定論。

所以,個人自認為好公民的價值,與實際政治參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是否可能是大多數人不了解自己的大腦如何影響自己的行為呢?這要等科學家繼續研究的結果才能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