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推薦這篇文章】

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上,一點都不為過。雖然兩國目前看起來十分友好,但是在兩百年前,美加可是打得不可開交,加拿大甚至還火燒白宮。

(責任編輯:許晴瑄)

CAD

圖片來源:cheers

文/楊樹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西方發達國家”在價值觀、宗教、生活方式上有諸多相同之處,凡遇大事,口徑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一夥的。同為北美大國的美國和加拿大,看上去就是這樣,兩國相似之處甚至多於美國與西歐,在兩次大戰中都是同一條戰線的隊友,冷戰中更是身處同一陣營對抗蘇聯,簡直就是親兄弟嘛。

加拿大總理哈珀發表紀念講話,遠處的龍蝦兵是亮點

不過,歷史並不是像看上去那樣簡單的。如果有中國人在 2012 年 6 月來過加拿大,會驚愕發現這個仿佛美國翻版的國家,正在高調組織一場戰爭的慶典。加拿大政府一共拿出了 2800 萬加元(當時 1 加元約合 6.4 元人民幣,算算這筆錢),用於舉辦各種活動、舉辦展覽、大拍廣告——什麼慶典要這麼隆重?

加拿大擊敗美國侵略的“1812 年戰爭”200 周年紀念!

咦?美國還會侵略加拿大?這聽上去就像是河南“侵略”了河北一樣不可思議,但這卻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廢話,假的人家還紀念?)。

19 世紀初的美國還不是今天的版圖

如果能穿越到 19 世紀初那段時光,就會發現今天那些似乎穿一條褲子的“發達國家”正是使勁互掐的時候——歐洲因為拿破崙戰爭而戰火不斷,大西洋這一邊的美國建國也有些年頭了,也欲大展拳腳。

因為有了在獨立戰爭中以劣勢裝備(法國幫忙也起很大作用)打跑了世界頭號強國不列顛的光輝歷史, 年輕的美國雄心勃勃,湧動著要在整個美洲當家作主的豪氣——老子的國號可是“阿美利加的合眾國”,當然是要管整個美洲的啦 !

來聽聽華盛頓之後美國總統都說了些什麼——

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美國命裡註定將擴張到北半球的整個西部”。

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今年(1812 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最終就能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

接連兩位總統都這麼牛氣,可見當時美國朝野上下對外擴張的衝動,就像一個青春期的半大小子要急於顯示肌肉和力量一樣。

說起來 美國對加拿大動手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獨立戰爭期間,鬧獨立的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就打過加拿大的主意,試圖奪取魁北克 。

《敬告加拿大人民書》的法文版

1774 年 10 月,大陸議會就向魁北克發出了《敬告加拿大人民書》(Letters to the inhabitants of Canada),邀請魁北克派出代表參加大陸議會,共同對付英國 。

當時的“美國人”都相信,同為殖民地,魁北克人民一定是感同身受,會欣然與之。但實際上魁北克的居民並沒有什麼反應,更沒有派出代表來“共襄盛舉”。

原來北美殖民地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傾向獨立的,也有相當數量的“保皇派”,他們基本集中在加拿大,而鬧獨立的殖民地中也有三成人口是保皇派,一看“造反派”鬧將起來,好多就拖家帶口跑到更北的加拿大去了,而且他們基本上都是天主教徒,其中還有一些是法裔,所以就不會跟即鬧獨立,又信新教的十三個殖民地走到一起。

1775 年 4 月,大陸議會又發了第二封《敬告加拿大人民書》,仍然得不到回應,於是大陸議會決定動武,于當年 6 月制訂了入侵魁北克的方案,任命菲力·斯凱勒少將帶領大陸軍,由西面的提康得羅加出發,取道尚普蘭湖、黎塞留河及蒙特利爾,然後沿聖羅倫斯河攻打魁北克市,另一支大陸軍東路軍隊則由阿諾德帶領,由東面的肯尼貝克河出發,向北翻越阿帕拉契山脈,然後順流而下,直抵魁北克市對岸。

反映美軍和英軍在魁北克巷戰的油畫

大陸軍一開始進展順利,防守空虛的英軍連吃敗仗,魁北克總督卡爾頓都差點被活捉。但打到魁北克市時,民兵性質的大陸軍後援不濟,軍心浮動,攻城不利,一位名叫理查•蒙哥馬利的將軍也戰死沙場。英軍等到了海上增援後,大陸軍不得不倉促撤回,這次小戰爭以英軍勝利告終,北美“保皇派”的地盤保住了。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森(James Madison)

到了 19 世紀初,局勢又有變化,歐洲各老牌帝國與拿破崙激戰正酣,為確保對法國的海上封鎖,英國海軍對大西洋進行了嚴密封鎖,駛往法國的船隻一概拿下,當然也包括美國船,這有點像後來一戰二戰中德國的破交戰。

除海上封鎖以外,英國海軍還特意捉拿美國海員,強迫他們在英國軍艦上服役——語言相通,抓來就用,大英帝國的海軍倒是省事。

英國把這個區域一堵,美國向東就出不去了

為了避免美國船隻被英軍抓丁,美國政府被迫實施“禁運法案”,禁止一切美國船隻離港,結果不僅航運業損失慘重,國內堆積如山的農產品和煙草等貨物也無法出口,價格暴跌。

1809 年 3 月上任的新總統麥迪森只好撤銷“禁運法案”,以“貿易管制條例”代之,允許與英、法以外的國家通商,並與英國進行談判,卻不料被英國無視——早就看你們這幫北美叛賊不順眼了,幾十年前得了便宜,現在還想再來 BB?

英國的輕視使美國人感到憤怒,再加上由英國武裝的印第安人在邊境時常與美國發生衝突,以及英國還沒有移交幾十年前《巴黎和約》中劃給美國的土地這些因素,美國決定出兵加拿大。

當然,以上這些也可以視為藉口——土地的事都拖幾十年了,還差這一會兒?至於印第安人,衝突也是早已有之,唯一說得過去的理由可能只有英軍抓海員,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派軍艦護航,在海上懟英國嘛,為啥要打陸戰呢?

美國的宣戰書

其實說白了,還是想趁機拿下加拿大,以實現美國一統美洲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雖然這個詞是後來才出現的,但用來形容此時的美國非常恰當,仿佛是要建立“大美洲共榮圈”一般。

1812 年 6 月 18 日,詹姆斯·麥迪森總統向國會發表鼓動性的演講後,國會投票決定宣戰。

應該說美國選擇的時機並不算差,雖然英國總體實力遠超美國,但在北美這個局部卻並無優勢可言,而且英國還被拿破崙牽制,也顧不上北美,在加拿大的駐軍僅有五千人,兵力缺口只能由加拿大民兵補充,而美國通過緊急擴軍,正規軍和民兵改編的志願兵達到 6.5 萬人,海軍有 10 艘軍艦,150 艘快艇和 318 艘私掠船,從實力對比上看,這是美國“北伐”的一個好機會。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陸上發動三路攻勢,意圖如下——主力東路軍越過聖羅倫斯河,目標直指蒙特利爾和魁北克城;中路軍越過尼亞加拉河,計畫先佔領紐華克鎮,再直撲上加拿大省的首府約克鎮(即今天的多倫多)。

西路軍則從伊利湖要塞底特律出發,在伊利湖和休倫湖流域掃蕩,然後中西兩路軍隊再合擊戰略要塞金士頓。當三路軍隊的目標全部達成後,再向大西洋方向挺進,然後海陸合擊,將英軍全部趕出加拿大。

美軍當時的裝束

同幾十年前一樣,這一次美國依然天真地相信加拿大人民會將美國視為“解放者”,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美國西部的議員向國會保證,“肯塔基的民兵就有能力將蒙特利爾和上加拿大拿下”,但現實很快就讓忘記歷史教訓的美國嘗到了苦頭。

雖然美國兵力占優,但分兵三路,把部隊撒在廣闊的戰線上明顯是個敗招,而且真打起來,底層民眾顯然不會有祖輩打獨立戰爭那種不進則退,不自由毋寧死的狠勁,徵召來的士兵缺乏訓練,技藝不精,很快就士氣低落了。

加拿大軍迷扮演的英軍

英軍雖然人少,但訓練有素,有以逸待勞的主場優勢,更為關鍵的是,加拿大殖民地的各色人等,出於宗教信仰、保衛土地等原因,幾乎都站在英國一邊,就連加拿大地區的印第安人也是如此,這些因素都大大抵消了美國的僅有的兵力優勢。

威廉·赫爾將軍發佈了一個適得其反的佈告,給自己挖了個坑

美軍統帥威廉·赫爾一踏上加拿大的領土,就發佈了對英裔加拿大人的促降公告——“英裔加拿大人要麼投降,要麼等待恐怖和災難的戰爭降臨”,還威脅任何與土著人一起戰鬥的英裔人一旦被俘就殺,這個愚蠢的恐嚇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把一些本來對政治不感興趣的英裔加拿大人趕到了英國一邊。

蘿拉•斯科特被加拿大人視為女英雄,她曾步行 32 公里為英軍提供美軍即將來襲的情報,今天的渥太華立有她的塑像

法裔加拿大人則非常懼怕美國人的到來會破壞他們的土地、商業體系和天主教信仰,是堅決的反美派。印第安人擔心美國會毀壞傳統,掠奪土地,同樣不願意被美國統治,也選擇與英軍合作,本來就客場作戰的美軍就大大喪失了群眾基礎。

加拿大各地民兵裝束

戰爭進程與美國的設想大相徑庭,西路美軍面對英軍、加拿大民兵和印第安人編成的混搭部隊,稍一接觸就喪失鬥志,全部投降了,英軍在布羅克將軍帶領下趁機反攻,佔領了美國西部的幾個重要堡壘。

在底特律,美軍也是一槍未發就投降,西路軍全面潰敗。中路的美軍表現也差勁,還未交火便四散奔逃,而來自紐約的民兵卻袖手旁觀,按兵不動,英軍以 1000 人的兵力就擊潰了美軍的進攻。在東路,美國民兵與美軍配合生疏,被英軍輕鬆擊敗。

加拿大民兵是英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路美軍很快就全面失利,除了計畫有問題以外,美軍將領老朽無能是一大原因,有的將軍 60 歲了還從來沒有指揮過一個團,防區有多大都搞不清楚。總統麥迪森壓根就不懂軍事,陸軍部長尤斯蒂斯親自上前線,卻又沒告訴將領已經宣戰,結果被英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正規軍訓練不足、紀律鬆弛,民兵們只想守衛家鄉,不願支援正規軍作戰,後勤供應也差勁,結果就是裝 X 不成反被 O……

到了 1813 年,美軍吸取教訓,換上了年輕有為的將領,再次進攻。

這次雙方互有勝負,美國海軍在海上和五大湖打起了遊擊,取得了一些勝利,中路美軍攻陷上加拿大首府約克,放火燒掉了議會和民房,同時兩路美軍向蒙特利爾發動鉗形攻勢,但被 2000 名英軍和印第安人擊潰,年底英軍反攻,再次把美軍趕出加拿大。

1814 年下半年,隨著拿破崙戰爭的結束,英國開始向美洲增兵,對美國展開了報復性的進攻,美國不得不轉入防禦。1814 年 8 月,4000 名英軍和加拿大民兵從海上登陸,直撲華盛頓,這些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戰鬥力很強。

美軍主力都在前線,老家靠民兵防守,儘管人數有七千之眾,卻只是在華盛頓附近的布萊登斯特堡(上圖的紅標記處)勉強抵抗了一下就潰散了,麥迪森總統和政府成員倉皇逃往維吉尼亞山區。

英軍長驅直入,火燒了華盛頓(報復美軍火燒約克),總統官邸是石制建築,雖然燒不掉,但內部被焚毀,外表被熏了個麻黑,戰後修復時,為了掩蓋黑色,刷了厚厚的白漆,所以才會被叫做“白宮”。華盛頓失陷的一幕,與一百多年後的仁川登陸非常相似。
仗打到這份上,戰爭又變成美國人抵抗英軍的“衛國戰爭”了。對於美國人來講,如果戰敗,搞不好又會變成英國的殖民地,爺爺輩打下的江山,好不容易得來的自由,就又要灰飛煙滅,一想到這個結局,美國人打獨立戰爭那股的精氣神又上來了。

英軍計畫深入內陸,攻佔巴爾的摩市,美軍依託工事頑強抵抗,英軍未能得手。

美國國歌《星條旗》正是誕生於這次戰役中,1814 年 9 月 13 日淩晨,一位名叫法蘭西斯·斯科特·凱伊(Francis Scott Key)的律師透過硝煙看到一面星條旗在城堡上空迎風飄揚,深為感動,在一封信的背面寫下了有感而發的幾句詩。

後來,法官尼科爾森(Nicholson),看到後非常喜歡,建議用一首名叫“To Anacreon in Heaven”的流行曲作為配曲,還將這首歌取名為“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很快就被廣為傳唱,不過正式成為美國國歌是在 1931 年了。

安德魯•傑克遜率軍在新奧爾良戰役中擊敗英軍,聲名大振,後來成為美國第七任總統,他的頭像被印在 20 美元的紙幣上

美國入侵加拿大徹底失敗,但英軍要徹底擊敗美國也不可能,雙方只能走上談判桌,1814 年 12 月 24 日,英美外交官在比利時城市根特簽署了《根特條約》,正式停戰,1815 年 2 月 17 日,麥迪森總統在條約上簽字,戰爭正式結束。

就像後來的朝鮮戰爭一樣,一切又回到了原點,美國和加拿大的分界線並沒有變化,英國沒能再把美國變成殖民地,美國也沒有奪得加拿大的一寸土地。

英美簽訂《根特條約》

這場“1812 年戰爭”(實際上持續了 32 個月)在美國也被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這次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首都淪陷的戰爭奠定了北美的版圖格局,美國從此不再敢打加拿大的主意,轉而向南發展(墨西哥倒楣了),向海外擴張,同時也認識到了硬實力的重要性,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加拿大對身邊這個大塊頭充滿警惕,連首都選在渥太華也是考慮到這裡周邊森林眾多,對防禦美國入侵有利。加拿大沒有被美國吞併,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加拿大民兵的戰鬥力強,彌補了英軍兵力不足的劣勢,所以加拿大一直保持有民兵傳統。

渥太華街頭“加拿大擊倒美國”的兵人雕塑

加拿大從這場戰爭中所得到的最為寶貴的東西是認同感和凝聚力,好比抗戰塑造了中華民族一樣,加拿大人大都認為 1812 年戰爭是塑造加拿大人身份認同的關鍵事件,官方網站也說“當年美國獨立後欲吞併加拿大……最終由加拿大民兵、原住民武裝和英軍組成的聯合軍隊打退了美國的入侵”。

戰後,加拿大民族的國民性開始產生,最終為三個民族(英裔、法裔、印第安人)的聯合和加拿大建國提供了政治和文化基座。可以這樣講,如果沒有 1812 年的美加戰爭,有沒有後來的加拿大還難說。

美加還存在著阿拉斯加陸地邊界的爭議,不過兩國為了“大局”,都不怎麼強調這個“不和諧”因素

再往後的二百多年,由於北美共同市場的形成,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敵對漸漸消弭,在一戰、二戰和冷戰期間都是親密戰友,二戰期間加軍參加過諾曼地登陸,萊茵河以北的荷蘭國土完全由加拿大軍隊收復,朝鮮戰爭中加拿大也是“聯合國軍”的一員。現在美加兩國有著世界上最長的邊境線(不設防),每天的貿易額可達 20 億美元,政治立場也很接近,絕對是同一陣營。

但即便如此,美國對 1812 年戰爭的紀念活動也是反應冷淡,拒絕了加拿大共同紀念的邀請。畢竟這是一場讓美國感到尷尬甚至有點丟臉的戰爭——先是主動打鄰居,又被反推回來,首都丟了,白宮燒了,還得背上一個侵略者的名聲,哪怕在戰爭中誕生了國歌,也不好意思多提。

回顧這場兩百多年前,發生在遙遠的北美大陸上的戰爭,也許可以得出這樣結論——為了一個虛妄的目標而訴諸武力,絕對是一個國家的大忌,哪怕這個目標聽上去很美好。美國為了“昭昭天命”輕率發動戰爭,結果差點被反殺。

好在美國及時糾正了錯誤,倘不如此,跟加拿大也來個百年戰爭,糾纏不清,兩敗俱傷,哪裡會有後來的美國?後來的日本就不懂得這個道理,為了“大東亞共榮圈”,四處侵略根本停不下來,最後挨了兩顆原子彈,鼻青臉腫地投降了。

所以,還是要記住這句話——“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能用其它方式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動武。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美國歷史的紀錄片《美國 我們的故事》(America: The Story of Us),這是美國歷史頻道 2010 年出品的十二集紀錄片,以通俗生動和直觀的鏡頭,呈現了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在騰訊視頻和 B 站上搜索就可以看了。

遺憾的是其中卻沒有關於美加戰爭的內容,看來這確實是美國人沒臉提及的歷史,連紀錄片都不願意講……。當然,美國的片子嘛,免不了有吹噓和美化之嫌,各位小夥伴可以適當地批判一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作者:楊樹】

(本文經合作夥伴 觀察者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軍武次位面:白宮當年居然被加拿大燒掉,為遮醜才塗成白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