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全球氣候暖化、溫度節節升高,這樣的現象已不是新聞,但卻是個不容忽視的嚴重問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除非全球碳排放量急劇下降,否則極端炎熱潮濕的熱浪有可能在幾個小時內使人致命,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也在所難逃。而目前最可能受此致命氣候影響的地區,首當其衝就是印度次大陸的部分區域。這些危險地區之外的區域並非不會遭到任何熱浪威脅,十七億人口中約四分之三的民眾,將會身陷於本世紀末被歸類為「極端危險」的濕熱情況,特別是那些在恒河河谷和印度河河谷地區以耕作為謀生的人民。(維基百科 : 印度次大陸又稱為南亞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陸地)

本次分析研究是以「濕球溫度(wet bulb temperature / WBT)」做為測量基準。濕球溫度一旦達到35度C,人體就無法透過自行排汗來降低體溫,甚至即使坐在陰涼處,六小時內仍會因濕熱而死亡。熱浪已經是南亞的主要風險,2015年導致3,500人死亡,另外,在2016年5月,印度城市帕洛迪(Phalodi)氣溫飆高到51度C,柏油路甚至融化。由於近年來印度經濟快速成長,化石燃料需求爆增,導致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嚴重影響氣溫變化。但不公平的是,以農作為生、幾乎不會產生任何碳排放的農民們卻是風險最高的族群,因為他們必須長時間暴曬在濕熱的氣候下工作,這也有可能是導致印度近30年6萬農民自殺的主要原因。

HUM

科學家們發現,如果碳排放未減量,西元2071-2100年間,將有4%的人口一定會經歷到至少一次WBT 35度C六小時的熱浪襲擊,涵蓋範圍人數超過200萬名。此外,南亞近75%的區域將面臨WBT 31度C的熱浪,而這已遠高於美國國家氣象部門認定為「極端危險」的程度,可能會患病甚至死亡。

亞太地區面臨極端熱浪的風險最高,因為季風會帶來潮濕的空氣,再加上農作灌溉導致更多水氣蒸發而增加了濕度。然而,如果碳排放量大致符合全球巴黎氣候變化協議,則不會有WBT 35度C的熱浪,受WBT 31度C影響的人口也將下降到55%(目前受影響的人口約15%)。

科學家表示,熱浪問題非常嚴重,但如果全球社會採取行動,熱浪的強度將可大幅降低。這真的需要全球人類有意識地一起行動,節能減碳救地球。

Reference :

Climate change to cause humid heatwaves that will kill even healthy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