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

◎劉曉亭(牧師)

暑假將至,每年至此,父母都是焦頭爛額,忙著花費大把鈔票與心力規劃孩子暑假行程,因為每個孩子都對暑假有很高的期待。只是,我們都忘了,若不是學校逼得這麼緊,孩子會這麼期待暑假嗎?因此,在家長瘋狂投入暑期活動之際,或許該先想一想整個上學制度,再審慎省思暑假活動的意義所在。

上學制度是哪兒來的?
多數家長都已經把「上學」視為理所當然,以至於不去質疑整個學校的概念,教育單位與民間也只是針對「教材」與「課程」多所爭議,很少有人去反思,現有的「學校」是不是過時了?尤其在網路的時代。

仔細回想,現在大家熟悉的上學制度其實歷史也不久,在我們上一代的農業社會,很多人都不去上學,尤其遇到農忙的時候。台灣普及化的西式教育始於1895年,地點在台北芝山岩,1943年開始6年義務教育,每個小孩都要上學,當時全台灣已經有1099所小學,但是遇到家裡有事,還是有很多人不去上學,所以「上學」真的是一種人為制度,不是天經地義的。

 

那麼,上學制度是哪兒來的呢?答案就是「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台灣往往跟著美國制度走,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的教育。

常春藤名校,大家熟悉吧?普羅大眾確實不在乎學區,但是比較有概念的菁英家長,絕對非常非常在乎學區,高中開始就有「名校」。在美國買房子最要緊的就是「學區」,鄰近史丹佛大學,就算房子一般,價格還是驚人,所有買房子的父母,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看房子的學區,只要是學區好,價格也幾乎跟著攀升。

簡單來說,美國的學校已經不是「教育單位」儼然成為一種階級象徵,讀名校的家長往往也在課後花錢補習,並且希望孩子高中就多拿幾門AP(大學先修學分),並且要為了申請大學的「資料」而參加一些活動,甚至這裡還有專家專門幫申請者「美化」書面資料,這不是「扭曲」是什麼?

教育還是父母的責任
台灣不也正在步上後塵?所謂「教改」被批為一種強迫大家接受的階級分類,是一種現代化的科舉競爭。這種方式依然適合後現代嗎?尤其適合基督徒嗎?基督徒看重的是「生活教育」而非知識學位。

當學校功課在「競爭」的本質上把孩子逼得喘不過氣來,甚至一個低分會拖累全班的時候,從老師到同學都不喜歡你,上學哪有快樂可言?

當基督徒孩子為了應付功課,哪有閒情逸致讀經禱告,培養靈修生活?連睡覺時間都不夠,哪個狠心父母還要逼迫兒女?一個長時間被壓榨的孩子又怎麼能參與教會服事,從中信仰成長?所以,不是孩子不屬靈,而是快被學習環境與文化壓垮了,現有的教育剝奪了太多他們的時間。

理解這些之後,家長真的不能把暑假當休假放風,期滿以後繼續回學校「入監服刑」,我們也不能坐視教育制度讓孩子變成有能力卻不快樂的人,當學校逐漸走向一個「輸贏論英雄」的擂台,父母必須挺身而出。

當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能力在家教育,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把焦點更多放在孩子的情緒與感受而不是孩子的表現上。說到底,教育還是父母的責任,不是學校。

學校是一個試圖幫忙父母的制度,但是當這個制度已經僵化的時候,家長還是要清醒。

暑假是最好的機會,在孩子心情輕鬆的時候去跟他們建立關係,這不是容易的事,要有耐心,而且可能遭逢冷漠以對,因為孩子已經習慣我們只是「規定」他做所有的事。溫暖的關係,才是孩子幸福的關鍵!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劉三專欄》上學不快樂?你該知道學校教給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