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長大後很多心理上的問題,沒安全感、過度依賴、焦慮… 等等,都能夠追溯到小時候與父母親的關係。還在襁褓中的我們透過父母來了解這個世界,藉此判斷這個世界是否安全?會不會受到傷害?而在一歲的時候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就會根深蒂固影響此後一生的行為。本篇文章強調父母應該滿足和回應孩子需求,讓他們感覺被愛和理解。

(責任編輯:王愉賀)

文/留佩萱

今年一月初,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 〈 缺乏安全感嗎?這真的要怪你父母 〉,文章裡提到, 孩子在嬰兒時期與父母親所形成的「依附類型」,將會決定他們有沒有安全感,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甚至是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的確,許多研究顯示,孩子的依附類型會影響到他的同儕關係、影響他願不願意去探索和嘗試、影響他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能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這樣聽起來,依附關係真的很重要,但是很多父母都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依附關係?什麼樣才算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要介紹依附關係,就要提到兩位心理學家──瑪麗‧安沃斯和約翰‧鮑比。他們在 1950 年代相遇,當時,美國社會崇尚行為主義,行為主義學家約翰‧華生不斷告誡父母:「不要擁抱、親吻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的時候抱孩子,不然就會寵壞孩子。」如果你是一位父母,這樣的主張你應該並不陌生,在台灣,認同「百歲醫師」(美國小兒科丹瑪醫師) 育兒方法的家長也是這樣覺得──小孩哭時不能抱,不然孩子就會用哭聲控制你。

但是,安沃斯和鮑比卻不這麼覺得。他們認為, 父母親要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感到安全。而當孩子感到安全時,才會更獨立、更願意嘗試與探索這個世界。 安沃斯在當時觀察了一些母親與孩子,她也發現,那些最不黏人、最不常哭的孩子,反而是有位常常回應孩子的母親。為了要驗證理論與觀察,安沃斯決定做一個實驗。

母親離開又回來,孩子會怎麼反應?

這個實驗稱作「陌生情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用雙面鏡觀察媽媽和約一歲大的小孩的互動,在實驗過程中,母親被告知要短暫的離開房間,然後再回來。安沃斯認為,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應該是會充滿焦慮的 (事實上也證明,就算外表看起來很冷靜的小孩,他們的心跳和壓力賀爾蒙也顯示他們是感受壓力的)。研究人員想要知道,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怎麼反應,還有更重要的,當媽媽再度回到房間時,小孩會怎麼樣與媽媽互動呢?

安沃斯在觀察過許多媽媽與孩子的「陌生情境」後,依照孩子的反應分成三類型。第一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哭得很難過,但是在媽媽一回來後,孩子立刻去靠近母親,並且很快的被安撫,停止哭泣,然後能夠繼續玩玩具,這一類型的孩子被稱作有著 「安全型」依附關係

第二型的孩子在進到新房間時非常焦慮和黏人,不太願意去探索新環境,在媽媽離開時他們很難過,媽媽回來後他們可能會去找母親,但是無法被安撫,還是繼續哭泣──這些孩子想要親近媽媽,但又很害怕焦慮,被稱為 「焦慮矛盾型」

第三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表現出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當媽媽回來後,他們也不會去靠近母親,這類型的孩子稱為 「逃避型」。不管是焦慮矛盾型或是逃避型,這些孩子都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

父母的對待方式,決定孩子的依附類型

陌生情境實驗中這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依附關係類型,是因為孩子天生氣質不同所造成的嗎?或許基因會有一些影響,不過,早在這些媽媽和孩子進到實驗室之前,安沃斯已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些孩子的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所以,她能夠歸納出,到底是什麼樣的母親對待方式,讓孩子在媽媽離開又回來後,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

嬰兒出生後,藉由與身邊的人的互動來理解這個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顧孩子的人,像是父母親。當嬰兒不舒服或是餓了哭泣時,如果爸爸媽媽回應孩子的需求,像是將孩子抱起來安撫、餵孩子喝奶,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安全可以預測的── 他們了解,當我有需求時,會有人來回應我、幫助我,這就是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 所以,在實驗中,當媽媽回到房間後,本來痛苦哭泣的孩子能夠立刻親近母親並且被安撫,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能夠滿足我的需求,能夠讓我快樂。」

而根據安沃斯的家庭觀察,這些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果然有一位平常會回應孩子的媽媽。當孩子能夠有一位讓他安全依附的大人,這位大人就像是孩子的安全堡壘,讓孩子更願意往外踏出去探索這個世界,也能夠從父母的安撫中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那麼,是什麼樣的教養模式讓孩子形成不安全型呢?

當小嬰兒哭泣時,如果父母不去理會孩子傳遞出來的訊號、不去回應孩子的需求,或是在回應孩子時充滿生氣或是焦慮等情緒,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 譬如,當孩子反覆感受到沒有人會回應他的需求時,他理解的世界就是──在我有需要時,不會有人幫助我,我一點都不重要。所以,實驗中,當媽媽離開又回來時,逃避型的孩子根本不會去親近母親,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從來沒辦法滿足我的需求」。安沃斯在這些孩子家中的觀察也看到,逃避型的孩子的母親通常不回應孩子、拒絕孩子、不與孩子親近。

最後,安沃斯從家庭觀察歸納出,有著焦慮矛盾型的孩子,他們的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很不一致──有時候會回應他、有時候又忽略他。 這時候孩子就會很矛盾,因為每一次當孩子有需求時,他不知道:「這次媽媽能夠回應我嗎?我這次能夠相信媽媽嗎?」這讓孩子充滿焦慮,就像實驗中,孩子在媽媽回來時想要靠近,但又害怕不太敢親近,因為他不確定這次媽媽能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安沃斯從陌生情境實驗中歸納出這三種依附關係類型,之後心理學家又發現第四種類型,稱做「紊亂型」,這一類型的孩子通常遭受父母親的虐待,所以本能上他們想要親近照顧者,但是照顧者同時又是痛苦的來源。這樣環境下的孩子無法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來回應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混亂了。

依附類型,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剛出生的前幾年,藉由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來形成依附關係。每一位孩子都盡他最大的力氣來適應周遭的世界,而孩子形成的不同種類依附類型,就像是戴著不同顏色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世界,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解讀事情、理解行為。

研究顯示,一歲時形成的依附類型會一直跟著孩子,心理學家瑪莉‧緬就對一歲多的幼兒做了陌生情境實驗,接著,等到這些孩子十九歲時,她再請這些受試者做依附關係測驗,結果發現, 這些孩子在十九歲時的依附類型,就和他們在一歲的時候一樣。 也就是說,在沒有刻意去改變之下,你剛出生時與父母親形成的依附類型是會一直跟著你的。

而如果每一種依附類型就像是戴著不同顏色的眼鏡來看待理解世界,那麼,一點都不讓人驚訝的,孩子的依附類型就會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甚至是將來的親密關係。研究指出,當時參與陌生情境被測出 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們,在他們進入幼兒園時,有較差的人際關係,也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 而成人親密關係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有安全感依附關係的人,在親密關係中比較能夠信任人、比較能夠維持感情。相反的,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人,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比較會出問題,像是太過度依賴人、無法信任、總是認為會被另一半拋棄…等等,畢竟,他們剛出生時的經驗告訴他:沒有人會回應我,我不值得被愛,這個世界是無法預期的。

孩子有問題,都是父母的錯?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形成不同依附類型,一位 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可能人際關係較差、比較無法調節情緒、將來感情比較會出問題。 這麼說來,好像孩子有這些問題,真的是父母的錯?

但是,為什麼有些父母能夠回應孩子,有些父母卻無法?為什麼有些父母在孩子哭泣時能夠溫柔安撫孩子,有些父母卻在聽到孩子哭聲時感到厭煩與憤怒,然後對著孩子大吼:「安靜!不准再哭了!」

難道,有些父母會刻意讓孩子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嗎?

前面提到的心理學家瑪莉‧緬在對一歲的孩子做陌生情境實驗時,她也請這些孩子的父母填寫測驗,結果發現,這些一歲孩子的依附類型,就和他們的家長小時候的依附類型類似。也就是說, 依附類型會在世代間相傳──你小時候與你的父母親形成的依附類型,會跟著你一路到你自己也成為父母,然後影響你如何教育孩子,再影響你的下一代。 在美國,數據顯示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是屬於安全型依附關係,有約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在幼兒時期並沒有形成安全依附──這些人比較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較有問題,當他們成為父母後,也會更難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

這樣說來,好像你在小時候形成依附類型就決定了你和下一代的命運?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你有辦法做改變,你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

父母可以做改變:從理解過去開始

一個稱為「成人依附訪談」的研究邀請了懷孕中的女性來當受試者,訪問她們如何看待童年、以及和父母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想要分析這些受試者「如何談論童年」,因為,藉由一個人談論童年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是怎麼理解過去的經驗。譬如說,有些受試者能夠敘說父母親做的哪些事情造成她什麼影響,有些人卻無法具體舉例,只簡短含糊地說:「我的童年一切都很美滿。」

之後,當這些受試者生小孩後,研究人員再回去檢測這些媽媽們和孩子間形成的依附關係類型。結果發現,藉由受試者當初回答問題的方式,研究人員能夠預測她們將來會和孩子形成哪一種依附關係,準確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 研究顯示,當受試者回答問題時表現出她們理解過去經驗時,她們與下一代就能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就提到:「你如何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比起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本身更重要。

做為父母,如果你願意花一點時間反思──你的成長過程如何?你和父母間的關係如何?你的父母如何管教你?對你造成那些影響?家庭外有你能夠信任的人嗎?…當你願意花時間理解你的過去,你就在幫助你的孩子,讓他能夠跟你安全依附。

和孩子建立正向關係,永遠不嫌晚

想要和孩子建立安全型依附關係,並不是要你當一個完美父母,而是要能夠去 了解孩子需要什麼,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聽見、需求被滿足,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當我向這個世界傳遞出訊息時,有人會回應我,照料我。我是值得被愛的。」 當然,有些時候親子關係會有裂痕,這是很正常的,而一個安全依附關係,就是每一次的互動中不斷維持溝通、修補裂痕。

1950 年代,在美國有許多信仰行為學派的人呼籲父母:「小孩哭了不能抱,不然你就會強化孩子繼續用哭來控制你!」但是,小孩是人,不是機器。人需要與其他人連結,需要感受到被愛、被理解、有價值。

要和孩子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並不是照著哪些「行為清單」照做就可以,而是花時間去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同理孩子。就算你發現你以前提供給孩子一個不安全的依附關係,現在做修復也都來得及。雖然你沒辦法改變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被父母對待,但是,你有辦法改變你和孩子間的依附關係。幫助孩子建立安全依附,就能讓孩子將來成為一位更健康的人。

延伸閱讀:
「你看看人家孩子…」很多父母其實在對孩子施暴,只是他們沒有發覺
德國人這樣培養孩子的自信:比起常常讚美,讚美地「精準」更重要
最療癒的「玩小孩」方法!Ig 這對超可愛母女給你滿滿正能量

(本文經原作者 留佩萱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孩子有問題,都是爸媽的錯?」每位父母都該了解的依附關係 〉。圖片來源:Juan Galafa,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