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Pinpoint 博士
簡報1
距離年底地方九合一選舉投票日(11月29日)不到40天,最近每個週末在全台幾乎都有總部成立或後援會成立,凍蒜聲震耳欲聾,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每天也都有相當的版面來報導選舉相關新聞。相信各侯選人心理非常清楚,這些造勢活動對選舉到底有多少幫助,充其量,只不過是選舉的標準動作之一,真正影響選舉成敗的因素當然不止這些。

每當候選人之間在檢驗彼此的操守等人格特質時,最常聽見大家的直接反應就是不要打負面選舉,要候選人提出政見,或者用通俗的話說牛肉在那裡?候選人的政見真的是選舉的決定因素嗎?政見是候選人決戰的關鍵因素嗎?政見到底影響到投票因素多大成份?看看台灣歷次最重要的總統大選,決定因素幾乎都不在政見,而在於候選人人格特質,以及當時所處大環境的變化,例如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第一次總統大選(1996年),雖然選前大都認定李登輝篤定當選,但由於選前大陸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對台強硬講話,使得李登輝得票數比先前預估的多很多;2000年的興要案使先前高民調、高人氣的宋楚瑜不幸落榜;2004年的陳水扁2顆子彈改變先前連宋領先的局面;2008年扁家收賄貪腐形象使馬英九輕鬆當選;2012年大都認為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是,投票前不少重量級的企業家基於兩岸局勢安定的考量,出面力挺馬英九,而使他順利連任。

雖然大環境的影響對於地方型選舉不若中央那麼大,但大都認為由於中央政府執政成績不佳,最近又碰上食安風暴,整體氛圍對執政黨的候選人是非常不利的,而這種影響對都會型的選舉更明顯,候選人的逆轉勝策略看來只有勤跑基層、強化自己的政績(新人也可強調過去工作上的成就),發揮組織的功能,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困難環境中取勝,而大家不斷提及的政見只能當作候選人在拜票時的媒介,想起來還有點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