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從去年大選後,陸客大幅下降對臺灣的影響,在臺灣社會一直是依憑政治立場各說各話。蔡政府大體也沒有更好取代這個缺口的法子,於是也就在去年底以所謂「陸客不來但來台旅客創新高」的說法,作為政績,也想藉此證明沒有陸客臺灣觀光業也沒在怕。

的確,中國大陸舉世難敵的巨量旅客數目,某個程度上確實成了北京當局的經濟武器。開放去哪兒,哪兒就立刻充滿商機;反過來說,一旦現縮或甚至不讓去,那麼也就會對當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衝擊。別說臺灣了,最近所謂的「限韓令」,在南韓造成的震撼,再度顯現了一個巨大市場的影響力。

TUE

當然,有了陸客,影響不會只限於經濟、更不會只有正面、好處。大量的遊客,帶來的環境衝擊,交通、公共與消費場地的排擠效應,甚至是我們「不習慣」與「被冒犯」的感覺,都會是問題。這些,也定然是討論要不要這樣的觀光客源時會被考慮的因素。臺灣當然可以因為這些因素不要陸客,甚至任何一國的外籍旅客。更進一步說,我們去年大選的結果,也就說明了自己的選擇。

然而,在做出這個選擇的過程中,我們憑藉的真的是正確的資訊嗎?我們做出的真的是正確的判斷嗎?事實上,很多關於陸客所謂「水準」與「消費力」的負面說法,事後不少都被證明根本造謠。最有名的,就是發生在101美食街「陸童當桌尿尿」的事件,後來被證實那孩子就是台灣囝仔。而陸客的消費力,按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位列來台旅客之首;什麼吃不起茶葉蛋的笑話,純屬政客、名嘴瞎掰。另外,一直被民進黨與相近意識形態者炒作的所謂一條龍,在蔡政府就任後,林全內閣的交通部也不認為是問題;在陸客團火燒車事件後,交通部長賀陳旦面對民進黨立委質詢時的還講出「一條龍並非不適當」的說詞。

如果我們真是珍視自己的環境與生活品質,寧可犧牲經濟,讓一部份人必須「自立自強」去找新商機、新工作,大家也因此產生共識,那麼就不要去污衊曾經也帶給我們好處的旅客。但,如果當初是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與選舉操作,騙票似地把陸客污名化,且多數人其實無法承受這樣的經濟衝擊,那麼就也請誠實面對,去想想對應之道。

然而,我們卻看到這大半年來,政府用到訪數量創新高(相當程度是因為之前陸客量的累積)去粉飾問題,然後鼓動其支持者,持續以造謠的心態及方式,去騙自己說一條龍沒有了,臺灣觀光產業就升級了;且經濟沒有影響,這樣反而「雨露均沾」,讓所謂「黨國關係」之外的其他商家都能有好處。這些都是道道地地的謊言,用這麼瞎的荒唐去面對問題,我很難想像臺灣還能發展下去!

今年春節後,全國商圈總會估算全台213個商圈農曆年的營業額大跌了4成!該會表示,從去年開始位處消費第一線的商圈業者,就都能明顯感受顧客消費力減落,營運成本增加,整體經濟不佳的沈重壓力。這,才是事實。日均消費額第一的陸客,被蔡政府引以為傲的東南亞客群「填補」,就算數量有,但消費力卻真是沒有!這不是雨露均沾,而是大家都渴。

面對這些事實,不少鄉民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而不願正視。要是有人講了生意變差的實話,往往也會在網路上遭到這些鄉民「是你自己能力差」的譏諷。那麼,我就來說說實話。上週我的咖啡店來了六、七位客人,看樣子就是蔡政府引以為傲的「新客源」。一夥子佔了一大桌,總共消費兩杯—你沒看錯就是兩杯—最便宜的飲料!敝小店營業六年,陸客也招待過不少,真的,從沒有遇見過這樣離譜的客人!而我們所在的商圈,這個過年,平均大概都少了三到四成的生意;過去受惠於陸客湧入產生擠壓效應而能撈著當地客源、外來臺灣國旅與外籍觀光客的各類一般小店,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試問,能均沾的雨露是在哪兒?

騙票就是罪惡了,如果還不願意面對現實,繼續要對其實在意經濟的多數國人唬爛,我想,這樣的人自欺即可;至於受害的大家,總該好好思考看看,聽著謠言、罔顧事實,用一張選票替惡質政客「教訓」政敵的代價這麼大,自己還要傻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