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陳木村 Photo Credit: xegxef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品牌是企業或單位組織經營的第二生命,也就是除了企業文化之外,最能讓消費者、社會大眾認同或不認同的重要元素。也就是企業或單位組織的經營、縱有很具規模與資源,但是其所呈現的文化是很散漫、不積極,所行銷的產品是很具傷害人類與生態,那麼該企業或單位組織的品牌與形象就不佳了,甚至會面臨被排擠與抗爭效應,很難以再經營下去。

品牌與形象是可以畫上等號,有好的形象就會有好的品牌,同樣的因為有好的品牌,就代表有好的形象基礎。但是形象卻不等於知名度,除非該項知名度是有益於該企業或單位組織的附加或提升功能,否則是各自存在,同時不良的知名度還會對企業或組織的品牌形象,有減分的威脅呢。

所以任何足以讓人感受到有形或者是無形的價值判斷,或者是足以讓人感受到滿意或不滿意,皆是品牌與形象形成的元素。亦即任何人、事、物所呈現出來的總結,都會讓人有所感覺是合理或不合理、好或是不好、舒服或是不舒服等,這種結論就是品牌與形象的總結。

%e6%96%87%e5%89%b5

因此形象或品牌的形成是不分產業、產品、活動、對象、職業、職務、時間、年齡、地點等,它是隨時在我們生活及工作週遭而形成。也不論是文創產業或企業等,都有其品牌與形象的塑造與需求,亦即必須隨時做好形象與品牌策略管理,才能建立其永續的價值與目的。

一般人對於平時所看到的企業品牌識別系統CIS,和企業整體形象CI之間的差異,往往比較易於混淆及難以了解。然而就其字義上應該可以略微分辨,所謂的企業品牌識別系統(CIS),比較傾向於狹義視覺上的表現與運作、呈現。包括名片、媒體、廣宣、制服、車輛、建物外觀、包裝設計等,所能經由視覺直接看得到的硬體設備及造型、色彩等。而印象(CI)則屬比較廣義的解譯,除了上述的外在視覺表現之外,就必須包涵內在的精神、意義、特性等展現。也就是予人的整體感覺,不論是外在、內在都能有所結合、表現一致的優質或劣質行為與視覺,所以說企業或單位組織的識別是屬狹義的識別形象,而企業或單位組織形象則是屬於廣義的印象形象,差別也就在此。

品牌形象也是無形的、抽象的、永續的,但卻也是必須借助有形的生命力來延續,不分產業、時間、年齡、地點、產品、職務,隨時都在形成、也在表現。品牌形象也不是企業的專利品,但卻是每人的必需品,更是溝通的潤滑劑、人際關係的第一元素、展現的基礎關鍵。

從一個主體的人、事或物,經由活動、傳播等方式予客體,其所形成的總和,再由客體回饋給主體,即形成品牌形象的結果。所以也可以說品牌形象不只是企業無形的潛在資產,也是企業最大的有形資源與資產,更是企業競爭的重要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