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羅怡婷/編譯】
位於美國加州的矽谷是全球科技重鎮,孕育無數科技新貴,不少一夕翻身的致富故事在此上演。但在這個優渥富庶的地區,少有人注意到這一群無家可歸的遊民,除了牧師維爵斯(Scott Wagers)和他的志工團隊之外。
金磚矽谷的溪畔遊民
這些遊民聚集在小溪畔,以破舊的帳篷為棲身處。維爵斯牧師時不時開著頗有歲月風霜,暱稱為「恩典行動站」(Mercy Mobile)的休旅車,帶著志工、飲水、食物、衣物鞋子等前去探訪。今年50歲的維爵斯牧師曾是健身教練,已有25年照顧遊民的事工經驗。與他同行的志工包括教會同工、有志的學者、學生或企業人士等。
和其他實體教會不同的是,「恩典行動站」不等遊民上門,而是主動深入他們的地盤。維爵斯並不催促這些遊民到教會尋求庇護或輔導,甚至不催促他們接受耶穌為救主,他只單純關懷這些遊民的狀況,讓他們知道只要開口,隨時有人預備伸出援手。維爵斯的心願是讓他的社區,也是全美最富裕的社區之一,正視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在富庶的聖荷西卻無以為家的4,000多名遊民。
維爵斯所看到的是一場人道危機──在全美最富裕的地區,竟有人必須在高架橋下棲身,在光天化日下如廁。於是他有如在曠野裡呼喊的先知,定意為遊民追求生存正義。
州政府掃蕩遊民不手軟
根據美國住宅與城市開發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在2015年進行的調查,加州露宿戶外的遊民比例居全美之冠,其中又以聖荷西占比最高,約有70%。聖荷西住宅局局長布朗森(Ray Bramson)坦言,因為加州氣候宜人,露宿街頭的比例確實較高。據2015年資料,聖荷西的房價中位數為98萬美元,16%的居民在全國收入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然而,科技業也擴大了貧富差距,對較低收入的家庭造成住房危機。舉例而言,對較低收入者而言,根本無力負擔每月高達800至1500美元的單人房租金。
經年累月下來,越來越多遊民入住「叢林」,這個逐土狼溪(Coyote Creek)而發展,面積達68英畝的遊民聚落。過去,維爵斯長期探訪該區的300多名遊民,直到州政府在兩年前將他們全數驅逐並下令封閉這塊區域,這也是「恩典行動站」事工的開始。
維爵斯的志工團隊通常會避開資源較豐的市中心,選擇深入較偏遠的地區提供協助。由於加州州政府將掃蕩遊民列為一種「防制活動」,亦即當遊民人數到達某一程度時將會遭到驅逐,被迫遷往其他地區,不少遊民在過程中蒙受財物損失,有如難民一般。
定意為遊民追求生存正義
對維爵斯而言,物質方面的支援並不匱乏,他的休旅車裡總是滿載人們捐贈的飲食、清潔用品等,但他更希望民眾能夠慷慨解囊,提供金錢資助。畢竟餐風露宿的遊民進出急診室、監獄或者需要緊急心理諮商的比例較高。據最近的調查顯示,每位長期無家可歸的遊民每年花費縣政府13,661美元,但對醫療或其他公共服務需求較高者,花費可達每年10萬美元。
維爵斯認為罪魁禍首正是發跡於矽谷的這些科技公司,如Facebook或蘋果(Apple),表示「他們的政策使得這個環境只有最適者才能生存」,「那些當年一點一滴打造矽谷的平凡人卻再也住不起這個地方。」雖然幾家科技公司在慈善捐款方面並不吝嗇,但他認為單是這樣仍然不夠。所幸這些科技巨擘仍漸漸認清現實。2016年7月,Facebook同意興建1,500戶住宅,並保留其中15%給中低收入居民,無論他們是否為Facebook的員工。
與龐大的需求相較,這點作為只能勉強算是杯水車薪,但總算是個開始。在形勢改變前,維爵斯致力於為社會的最底層發聲。他並不將自己歸類為社會主義者或資本主義者,他自認不過是一個深受震撼,只問「自己角色何在」的基督徒。畢竟耶穌曾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富裕矽谷遊民無數 加州牧師籲富人伸援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