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仁(萬華身心精神科診所醫師)

最近火紅的討論話題都圍繞在「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這款手機遊戲。自從前幾週,這款行動平台擴增實境遊戲在台灣上架後,便引起熱烈的討論,更有一窩蜂的玩家到處在精靈出現的地方搜索補捉。

Pokemon Go為何發燒?
寶可夢(pokemon)原本是六、七年級生的回憶,當時是非常風行的卡通,內容闡述一群神奇寶貝的訓驗家,離家開始進行一段長途旅行,在這過程不斷收集寶貝,以及在道場與其他訓練家就收集到的神奇寶貝進行決鬥。這個卡通曾經一度式微,卻在近期因為與手機遊戲結合重新風靡,攻佔了全世界玩家的生活。

在台灣上市至今,從新聞媒體的報導,路上人手一機、盯著哪裡有新的怪獸,討論的議題幾乎都圍繞在這方寸之間的手機遊戲;不僅青少年、小孩為之瘋狂,許多成年人們也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更甚者連各種可能造成危險的場所,都讓人不顧危險趨之若騖,大馬路上、危險高樓、橋墩上,這個遊戲造成效應的確值得探討。

值得探討並不是暗示這是個病態行為,而是行為本身背後可能蘊藏的動機及模式。即使以前手機遊戲已經風行多年,究竟Pokemon GO是擁有怎樣的潛力,可以帶動如此特殊的尋寶風氣呢?一種群體效應的生成,代表的是多人行為融合表現,Pokemon GO代表著這遊戲本身帶有「群眾連動性」及足夠的娛樂性,否則是無法激起如此廣大效應。

抓寶提升自我認同
所謂的「群體連動性」代表的是同儕效應、足夠話題性及討論度,不管是媒體的報導或是朋友同事間,甚至有很為之著迷的整群家人。當周遭的人都拿著手機補抓一隻隻可愛的寶貝,尤其這款遊戲早先就已經在其他先上市國家引起廣泛討論。

台灣的玩家早就已經引領期盼,一上市馬上引起最初的動機——高度的好奇。對於新鮮事物的接觸大多起始於好奇心,聽到周遭的人都在討論這個自己沒接觸過的遊戲,或是憑藉著以前對這系列卡通懷舊,開始下載來體驗,於是乎起了個頭,便發現這是個難以停止的遊戲。

這就是這遊戲創造出來的另一項成功——它掌握了一些讓人著迷的娛樂性且很難克制,也就是人類或是有多數的高等生物都會有收集喜愛事物的傾向,這會在無形中提供一種成就來源,也就是另一種快樂的感受:收集越多寶貝,越提高自我成就,即使只是一隻對現實生活可能毫無影響的虛擬寶貝。

「我有你沒有」或是物以稀為貴的自我認同,「我有別人很難補抓到的寶貝」更放大了這種自我成就,這或許是忙碌生活中難得獲得的成就來源之一,如同許多線上遊戲帶來的虛擬滿足及成就感。

不經意出現讓人滿心期待
此外,這個遊戲收集的寶貝擁有可愛的外表特質及進化性,給緊繃忙碌的現代人帶來一絲絲療癒的感受。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可愛有趣的事物,更別說這遊戲裡的元素總是充滿了驚喜,因為你很難知道下一隻可能出現在眼前的,是隻怎樣的新寶貝。這樣的新奇及無法預測,更加深了這個遊戲的耐玩性。

這個遊戲帶領的效應,更有趣的是他誘導了群體活動,是一個具體化的群眾活動。藉由收集寶貝,大多數人要走出自家門外,當許多玩家都被吸引出來,聚集在某些特殊地點時,周遭出現一大堆同好,也就是與你興致相同的玩家,有默契的圍在一起補抓寶貝甚至互相交換資訊,這樣的集體尋寶行為會促進行為的「再增強」。

除了遊戲本身的娛樂外,也提供了一種集體認同感。人類是群體生活的動物,集體行為提供了一種行為的合理性及足夠刺激,更遑論在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人與人的互動可能,因為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抓到最多最珍貴的寶貝。

不可不知的抓寶三大副作用
然而,遊戲畢竟是遊戲,所有遊戲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在Pokemon GO絕不會少到哪裡去,特別是手機相關遊戲。因為手機的便利性導致對遊戲的沉迷、時間的掌握低落,甚至遊戲時對周遭危險事物的注意力及警覺度不足;心理層面可能使生活過度局限於遊戲本身,忽略與他人更真實的互動,這些都是遊玩手機遊戲要更需要提醒及檢視自己,避免生活重心錯誤的偏向,或是人際互動的落差。

另外,Pokemon GO最令人擔心的是遊戲會引導出一些危險動作,例如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上,為求即時補抓寶,造成自身或交通安全疑慮,甚至外國亦有藉由尋找寶貝發生學童誘拐事件。

當然,我們無法自視地認定一種行為模式的絕對好壞,Pokemon GO提供現代人一項特別的紓壓管道,但有趣、探索之餘,要特別注意潛在的負面效應,要學習讓自己去控制及掌握遊戲,而不是被遊戲帶離了你應有的美好生活模式。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你玩寶可夢,還是寶可夢玩你?精神科醫師談集體抓寶效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