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實習生vs.出租大叔 Photo Credit: traveLink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記者夏俊明採訪報導】無論是去年九月在台灣上映的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或是近來在日本開始的新興產業—出租大叔,之所以引起社會共鳴,恐怕很重要的原因在對於進入老年化社會的日本與台灣,提供了一個老青共學的可能性。讓職場、家庭、生命有困擾的青年世代,能向這些社會歷練豐富的大叔大嬸們請益,解決各式人生難題。

專家學者更點出,老青共學最好的背景是在信任且熟悉的一定程度中啟動,相對於社會上不認識的族群,教會在這方面豈非最佳的場域!

沉澱整頓經歷 用錢買不到的珍寶
「戰後嬰兒潮世代(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這群人,現今正落在50-70歲之間。他們沒有經過戰爭衝擊,在教育知識整體上平均發展,文字使用能力強,從退休到安享晚年至少還有20年,這群人若是被社會看見,這世代對台灣社會能帶來的人力資源將不容小覷。」中華家庭暨社區展望協會創會人、老五老基金會常務董事成亮表示, 他期待催生一個平台,能讓有豐富社會經歷的長輩,在這平台上為年輕人解決各種問題,包括職場、婚姻家庭、圓夢計畫與信仰困境。

以他自己為例,當靈糧神學院邀他擔任社區工作及福音預工的老師,他唯一的期待是能讓「未能滿足入學規定但已有豐富人生經歷」的他,做老師也成為學生。他覺得,許多人到了人生一個階段,生命足夠成熟了,要傳承教導成為別人的幫助,就需要有時間沉澱自己。例如在某個領域進行學習,與專業人士更多經驗交流、教學相長,讓自己不僅活到老學到老,更透過整理、整頓人生歷練,成為社會與教會「資源再利用、善用、多用」的一環。

他相信,對進入老年的中壯年人來說,除了經濟之外,若有一群專家學者的老朋友跟著一起「攜手共老」,彼此交流知識與所學,不僅可促成身心靈健康,「有人」陪伴也可陪伴「友人」,並且在福音力上能帶領更多同齡的夥伴們認識基督信仰,甚至尋求神在各自身上未盡的旨意,把握餘生為神圓夢,豈非美事一樁?

以專業交流 老青互相圓夢
前高雄空中大學校長吳英明長老以劉安婷創設的Teach for Taiwan的精神指出,不只年輕教師可以為台灣偏鄉教育擺上,具有豐富經歷的年長者亦有能力成為年輕人的祝福。

「創業只需募資嗎?」吳長老認為,年輕人進入職場需要四點:1.了解自己的天賦熱情。2.須具備社會觀察力與連結力。3.創新永續的商業模式。4.老青共學。

他細說老青共學在教會運用會更適切,是因為教會群體擁有共同的信仰、信任、熟悉與相愛的基礎。「若是讓教會的中壯老年長輩寫出自己的個人資料、專業、夢想,張貼在教會公布欄上讓年輕人去看,會發現許多長輩的專業能成為年輕人學習請益的對象,長輩的夢想能搭載在年輕人的時間精力上一起圓夢,更是幫助年輕人走上進入職場的軌道,傳承就不再只是空談的理想。」

從中,他呼籲代際溝通是重要的,教會中間若有人可以成為中介者,把年輕人的熱情媒合相同領域專業與熱情的長輩,從中不僅為社會帶來助益,更是在傳承中會看見許多美好的故事發生。

吳英明長老也勸勉年輕人,當學校告訴你要有「國際觀」,實際上你要培養在信仰中的「國度觀」;掌握世代的移動力,不忘深耕在地的抓地力;與人相競要有競爭力,不如延續打拼的勁爭力。在這多樣多元的社會,不要自己獨佔舞台,要去享受別人的優越性,展現自己的獨特性,跨域合作,這是這世代需要的職場力。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倚老賣老賣得好 老青共學教會最佳場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