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杜胤廣 台北市報導

「我根本不了解中東百姓的生活到底長什麼樣子?特別是『難民』。」

曾以人道關懷新聞精神,隻身前往約旦首都安曼定居2年多,且以自由記者身分,走訪以色列、巴勒斯坦、加薩、伊拉克等地,更曾以約旦、黎巴嫩等國家的敘利亞難民報導,拿下聯合國記者協會2014年的「伊莉莎白紐弗紀念金獎」(Elizabeth Neuffer Memorial Award)。

她是蘇奕安(Alice Su),年僅25歲,卻是一名隻身致力扮演中東與東亞文化橋樑、不平凡的女子。

曾榮獲伊莉莎白紐弗紀念金獎(Elizabeth Neuffer Memorial Award)的蘇奕安。 (攝影/記者杜胤廣;編輯中心製圖)
記錄台灣人在世界各角落、默默為貧苦百姓付出的公益組織-「世界微光」,8日晚間舉辦一場名為「當我和難民在一起」座談會,特別邀請曾榮獲「伊莉莎白紐弗紀念金獎」的主內蘇奕安姊妹,分享過去獨自在約旦首都安曼擔任自由記者的故事。

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蘇奕安,求學時專研國際關係與公共政策,原本對中美關係就深感興趣,因而特別關心亞洲文化,但2011年中東阿拉伯地區出現政治上的變化時,她進而聚焦中東文化。因此,她大二開始學習阿拉伯語,更以優異成績拿到美國外交部獎學金,獨自前往約旦首都安曼學習阿拉伯語。

求學時,蘇奕安能從書本或新聞媒體,來了解美國與中東官方的外交政策、及看見難民的苦境,卻無從聽見難民的聲音。因此,2013年畢業時,她決定獨自前往約旦首都安曼居住,不僅在一家國際新聞媒體公司裏實習,同時也化身自由記者的身分,為《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英國廣播公司(BBC News)等國際媒體服務。

中東難民,你的想像是什麼?

「生活在戰爭、沙漠與恐怖分子環境中,看了會讓你心痛的就是難民嗎?」蘇奕安直言。

在安曼定居時,她每個星期一至三晚間都會跟著當地的天主教耶穌會,到學校擔任英文老師志工,任教的班級學生都是中東各國的男性成年難民。她發現,80%以上的難民幾乎都不住在難民營內;而許多來自敘利亞中上階級的百姓,也難以從外表辨別是否為難民。

「我始終沒想過,原來敘利亞難民原來跟我們是一樣的。」蘇奕安坦言,一般人對敘利亞難民的印象,外表看來近乎可憐、需要被幫助,但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以敘利亞難民來說,自從2011年內戰爆發後至今,某些難民會尋找當地的經紀仲介或關係,讓他們可以工作,甚至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受教育。

但,難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蘇奕安分享曾採訪過、一名十年前來到約旦開設醫療中心的敘利亞商人的故事。

她問他:「你覺得敘利亞難民最大的需要是什麼?」
他回答:「我們最大的需求就是-『工作』,可以讓我們生存下去。」

原來,這些難民需要的不是食物,而是重新站起來的機會與勇氣。因為許多接收難民的國家仍有許多不能合法工作的限制,使得他們難以生存。

「原來難民比我堅強。」

蘇奕安怎麼也沒想到,原本去人道關懷的她,認識許多難民,卻能看見患難中的勇氣,甚至給她報導的靈感。

敘利亞難民真正的需要 教會要建立的不是圍牆,是橋梁

「世界微光」8日晚間舉辦的座談會現場,吸引許多年輕族群前來。 (攝影/記者杜胤廣)

「其實難民可能就是你的鄰居。」2年前住在安曼時,她發現某些有工作的難民住在街道內不起眼的小巷內,於是花了些時間認識他們,甚至成為他們的朋友。她覺得,生活在戰亂中的難民需要的是-「活出尊嚴」與「陪伴」,而非活在一個「唯有財富才能使他們快樂的不平等世界」中。意即,他們所需的並非物質能填滿。

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不只牽涉出穆斯林什葉派與遜尼派間的權力鬥爭問題,使得敘利亞難民已有400萬人,更有76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此外,中東不只有難民問題,IS迫害基督徒的事件也層出不窮,然而這卻使得基督徒開始對穆斯林世界築起一道道高牆。

不久前,法國巴黎恐攻事件爆發後引發敘利亞難民政策的討論。「完全沒想像到強調自由、民主、平等、人權、各種美德上的美國,竟有總統候選人考慮通過抵制難民的法案。」蘇奕安認為,我們身處目前沒有戰亂的東方世界,是神的恩典,但這恩典並非因我們比別人值得活下去。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聖經》以弗所書2章9節

「教會要建立的不是圍牆,而是橋梁。」蘇奕安認為,IS恐怖攻擊事件愈來愈多,被媒體極端化的不只是穆斯林族群,更有讓基督徒因穆斯林,其眼光變得更加極端化。因此,她盼望自己可以搭建一座中東與東亞文化的橋樑,特別是幫助華人更瞭解、接觸且關心難民災難的議題。

當蘇奕安選擇踏入中東世界後,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更懂得知道如何謙卑自己,熱愛與自己不同膚色與國家的百姓。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曾獨自定居約旦 以人道新聞精神聽見敘利亞難民心聲 蘇奕安:原來他們比我堅強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