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Zera Photo Credit: ClkerFreeVectorImage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前日綠委在立法院質詢時質疑僑委會,四千多萬華僑是一種「大中國」的僑胞概念,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去服務他們「這樣畸形僑務工作全世界罕見」,要求僑委會將僑胞定義清楚,要正名,要不要併入其他部會再度引起討論。

這些年海外現實的狀況其實一言難盡,僑務工作就像我們的外交工作一樣艱辛,中國每年250億的僑務預算相對於台灣的10餘億,可說長期在跟中國大陸龐大的僑務資源拔河。阿扁時代政黨輪替之後,僑社就面臨一次分裂,張富美任委員長換掉不少僑務委員,駐外人員的全面綠化,很多講國語的老僑和參與台灣人會館,講台語的台僑之間就形成壁壘分明的鴻溝。中國大陸在僑社不斷地滲透拉攏之下,有些華人或是心灰意冷或是見風轉舵去效忠大陸,不少華僑會館改懸掛了五星旗,看在一些對中華民國忠貞的老僑心中真是無比沉痛,因為有些老僑上一輩是為著反共或為著逃避戰爭移民。在海外的僑胞不管是新僑是舊僑,在異地他鄉的異文化居住,生活工作本來就是不容易,要打入主流社會更是難上加難,無不渴望有一個心血相連的祖國作為情感的依靠與寄託。他們會送孩子到中文學校學習,他們紀念中華傳統的民俗節日,參加國慶元旦的慶祝活動,他們慷慨解囊捐助台灣發生的地震、水災,他們很多家庭送孩子回到台灣讀大學,有的甚至老來還希望落葉歸根的打算。

台灣每一次政黨輪替就讓海外的僑務工作更形萎縮,外有大陸張開雙臂拉人的誘因,內有台僑排斥老僑的氛圍,內外夾殺的結果可想而知。台灣鎖國的心態在經貿上已經失去很多先機,但是這種仇中、反中的心態延伸到所有的僑社,真的是不可思議。在台灣外交空間被打壓到幾乎窒息的地步,台灣在國際舞台上需要有更多的助力,如果世界各地有很多與我們血緣一脈相承的同胞成為台灣實力的延伸,為什麼我們要畫地自限,將僑胞拒於千里之外?到底四千萬華僑代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是我們應該極力爭取的對象?還是我們只服務照顧來自台灣的華僑?這些年台灣藍綠的內鬥已經消耗太多元氣,剛剛政黨輪替又要再次將這樣的模式複製到各地的僑社,這樣親痛仇快的作為,只會讓台灣在國際社會加速邊緣化,但是政客豈會在乎這些,否則就不會有如此荒謬的問政內容。

新聞來源:
(聯合新聞網) 問華僑定義、會館資產…綠委磨刀 砍向僑委會?
(風傳媒) 「僑胞」定義不明,林昶佐:台灣服務4千萬僑胞很畸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