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台北市進入交通黑暗期!近來台北市塞車愈來愈嚴重,惹得民怨沸騰,市民已快沒耐性了;甚至有人說,若柯市長無法解決嚴重的塞車問題,就該下台負責!對比於去年3月,柯文哲曾誇大口說,要9個月內解決台北塞車問題,顯得格外諷刺。

台北市幾個重要路段,過去只是顛峰時段會堵塞,近來連離峰時間都一樣塞。柯P近日已迅速組成交通CPR小組,對此,他及台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解釋為,是因為近來下雨、天冷、油價跌,與即將過年,民眾趕辦年貨有關。不過,以台北市人口及車輛的密集度來說,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車輛沒有開出來,並非人人都因油價便宜、天氣冷而開車上下班。因此,就有開車族直接打臉說,對於住在交通比較不方便地區的民眾而言,這種時候不開車要何時開,更何況,政府應積極解決塞車問題,而不是怪油價、怪天氣。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汽車密度第一名是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184輛車;而台灣排名第四,每平方公里有203輛車。不過,根據行政院統計數據發現,截至2015年底,台北市的汽車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938輛汽車,遠遠超過新加坡。但是,汽車密度高也不是最近一兩年來的事,長期以來,台北市的車輛數目就非常高,事實上,相信有很多民眾,就算有車也不會開車上下班,而以捷運公車代步,因為市民長久在台北生活,早已知道停車費貴且車位難尋,相信沒有人會刻意給自己找麻煩。因此,市政府若將嚴重塞車的問題,硬推給車多、天冷、油價低等因素,只不過就是再次凸顯柯P政府的卸責心態與沒有能力解決問題。

進一步就道路狀況而言,過去在上下班巔峰時段及車禍事故時,尚有交警可以協助指揮交通,使得擁塞問題得以紓解。但是,柯P上任後,卻馬上撤離這些交警,認為員警站崗是多餘的,只要靠數據分析、民眾多搭捷運就可解決,如今,交通狀況愈來愈黑暗,柯市長又宣布交警重回路上指揮交通,顯見其對於市政管理真的想得太過簡單;市政並非急診室,豈是凡事用一套SOP就可解決?

除了車輛事故處理過慢造成交通擁塞外,就如鍾慧諭所言,台北市的道路供給量已固定,未來道路空間已無法增加。而弔詭的是,柯市長卻在此時大力鼓吹民眾改變「行」的方式,興建「三橫三縱」的自行車系統,壓縮原本就已經不足的道路空間,當然更容易塞車。而柯P卻異想天開的要民眾馬上改騎自行車上下班,只能說,有理想有願景人人都會,但是必需考量眼前的現實情況、市民的想法及實際需求才行。

此外,對於塞車引起的民怨,柯P也曾說,多開除幾個局長就可以解決了,甚至說,自從開除周麗芳、倪重華後,就變得很想開除人!此話真得令人匪夷所思,堂堂一位市長,處理市政問題難道是用殺祭品解決?從柯P問政以來,類似的話語不斷重複出現,但是,民眾要的是真正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不是聽市長不斷發怒、講氣話、找祭品,把這些時間與力氣用來找出政策、思維的盲點,以解決問題的根本,豈不是更好?

嚴重的塞車問題已迫在眉梢,由新北通往台北市的重要聯道之一的忠孝橋引道又即將拆除,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的交通問題勢必更加嚴重。言談至此,回想到柯P一上任馬上拆除忠孝西路公車道,也是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論,但是,拆了忠孝西路公車道有助於交通嗎?急跳腳的市民中,甚至又有人建議蓋回忠孝西路公車道。柯市長總是想到哪裡做到哪裡,導致台北市的交通一團混亂;事實上,要實施一項重要政策之前,不管是拆還是蓋,要先規劃好、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而不是強迫市民一味的接受市長的高度理想,甚至一直忍耐看似永無止盡的過渡時期!如果柯P永遠想用一套簡單急診室SOP邏輯,以解決市政問題,台北市的交通黑暗期真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