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全世界第二大產茶國家,然而去年Greenpeace India 的報告發現,90%印度製造的茶都有農藥殘留,引起業界軒然大波。為此,部分小農已開始嘗試有機種植的方法,希望能帶給消費者更健康的茶葉,但他們真的能夠改變印度的茶業嗎?

編譯:蘇怜媛

印度小農Ramesh Babu的故事

當茶農Ramesh Babu決定要離開家族位於印度東南省分Tamil Nadu的耕地,並開創自己的有機茶園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

今年54 歲的他說:「若不使用化學肥料,茶的產量會大幅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遲遲不肯種植有機茶。」Babu 坦承有機種植真的非常困難,因為附近根本沒有其他有機茶農存在,只能請教種植有機蔬菜的農夫,也因為印度的小型茶葉加工廠很少,他必須自行設計製茶機,前後花了他長達七年的時間。

茶葉龍頭公司也開始關注有機種植

邁向有機茶之路雖然看似孤獨,但這對印度來說其實是個重要的議題。Greenpeace India 的一份報告指出:90%的印度製茶葉都含有農藥殘留—這份報告還引起茶葉產業的人抨擊說是偽造的科學報告

雖然困難重重,但對於一個茶葉產量僅次於中國的國家來說,有機種植無疑是未來的趨勢。兩個印度當地最大的茶公司—Tata Global Beverages與Hindustan Unilever(市佔率共超過 50%),都已宣布將會開始與政府研究捨棄農藥的種植方法。Hindustan Unilever 聲明將與非營利農業顧問組織Cabi研究可行性,並預計於2020年時只採購由永續方法種植的原料。雖然兩家公司並無詳細說明計畫細節,但當茶葉產業龍頭都開始談論永續發展時,也點出了一個問題:這是小農們開始轉種有機茶的契機嗎 ?

建立改革規範 政府責無旁貸

印度現在極需去除有機種植的障礙,「印度對於茶用農藥的管制根本是一團亂,因此我們需要政策層面的改革。」致力於推動無農藥種植的Saigal說道。「茶農根本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政府理應教育茶農關於農藥的知識,建立相關支援系統,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對生態有利的替代方案。」

Greenpeace India目前正在與政府的茶葉委員會(Tea Board of India)討論如何建立一個支援系統,讓茶農能夠不使用農藥。Tea board也於去年九月發表了第二版的植物保護規範(Plant Protection Code),其中提到有30幾種核可的茶用農藥,但只有10種農藥有明訂最高使用量。

大企業應發揮政治影響力,並善用資源

Babu目前正籌劃下一波生產計畫,並預期未來幾個月產能全開時,他的財務狀況也將好轉,他也希望那時能夠將這些知識教給其他茶農,並組織一個有機茶聯盟以互助合作,提升未來的議價能力。

然而,商業分析師Hope Lee認為開發中國家茶農像是阿根廷、中東、中國、肯亞等國,仍面臨另一個問題:已開發國家嚴格的食品標準將為這些進口茶葉帶來阻礙。她表示:「這些開發中國家並沒有足夠的錢去測試農業含量,而且也不認爲這有什麼短期利益可圖。」

不過這仍取決於這些國家的政府是否有心促進茶葉出口,以及他們如何制訂規範,而Unilever和Tata這種大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種大公司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而且有足夠的資源訓練供應商,讓茶葉種植更永續,但這一切的前提在於他們必須與當地政府合作。」Lee提及。

集結茶葉產業的力量

目前Tea 2030正展開全面性的改革,這是一個由英國非營利機構統籌的聯盟,成員包括業界大咖Unilever、Tata、Twinings、Starbucks,以及Ethical Tea PartnershipFairtradeRainforest Alliance。這些組織希望能夠一起找出茶葉產業面臨的挑戰,像是土地爭奪、氣候變遷、自然資源匱乏與最低工資等議題,這些問題在去年的報告裡皆有詳細說明。

Tea 2030專員Ann-Marie Brouder 表示:「雖然每個公司都會推動自己的永續改革方案,但我們認為有更多的問題是單一公司無法單獨解決的,因此才要集結整個產業的力量做出改變。」

同時,小農Babu也持續努力著以永續的方法栽種茶葉,「栽種有機茶不該被視為一種商業行為,而是一種心境上的改變。」

資料來源:

Are small farms in India the key to taking tea organic?

延伸閱讀
>> 從兩個女生的有機商店開始,打造整個波多黎各的在地食品網絡
>> 頂田寮農場孕育有機觀念的種子
>> 農產再製 Manna創造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