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現代人因壓力大、飲食習慣改變加上作息不正常,容易導致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氣體回流至食道裡,形成「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好發於30歲以上成人,據統計,近20年來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已成長超過5倍之多,平均每4人就有1人深受困擾,胃食道逆流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文明病。
(影像來源:精粹公關)
「晚上要是胃酸逆流不嚴重,只要完全平躺就可以入睡,但要是遇到胃酸很多,不停地湧上來,只好將床頭墊高,有時只能坐著,就算累到不行,也只能坐到天亮……」林肇堂教授指出,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有火燒心、胃酸逆流、喉嚨沙啞、失眠、噁心想吐等!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於夜間出現症狀的比例高達89% ,生活和睡眠品質深受影響,因睡眠不足或失眠,造成隔天工作效能下降,如果患者又藉由咖啡、茶或進食來提神,恐將會加重胃酸分泌及逆流症狀,長期下來,患者的身心壓力很大,造成惡性循環,使得疾病控制更不易。林肇堂教授分享美國統計報告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因日間與夜間症狀所需付出的直接醫療負擔和間接工作成本,若以當年美國平均所得計算,佔比高達27% ,負擔龐大,因此如何提升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現況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實為首要目標。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明賢教授表示,目前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有四種,除制酸劑、胃黏膜保護劑、及第二型組織胺拮抗劑(H2RAs)外,最廣為使用的是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質子幫浦抑制劑能有效的緩解胃食道逆流症狀,是目前治療上的優先選擇。傳統質子幫浦抑制劑,藥效作用時間有限,需配合飯前服用,嚴重者需一天服用兩次。
但根據一項針對亞洲地區胃食道逆流患者服用傳統PPI治療的調查顯示,4成5以上患者認為傳統PPI治療改善夜間症狀的效果有限,多數患者需自行尋求其他輔助性治療來緩解,例如服用健康補給品、中藥、居家療法等。調查結果也指出,近6成患者認為理想的藥物應能提供改善夜間不適症狀且療效應達24小時。
近期新一代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透過雙重緩釋的技術,延長症狀控制時間達24小時,可有效減緩夜間不適症狀,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並提升工作產能。和傳統藥物相比,一天只需服用一顆,除減少用藥數量,亦顯著改善夜間症狀。
雖然新型藥物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患者的症狀,但治標不治本,民眾還是應該從改善日常生活作息著手,並減少應酬喝酒的機會,最好能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才能適時調節壓力,讓疾病遠離生活。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