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Photo Credit: Unsplash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貧富不均、欺凌弱勢的相關情事,總是口誅筆伐。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常被用來譏諷人們缺乏愛心、不知共存共容的寫照。聖經路加福音十六章也講到一個乞丐與財主的故事,結局是當我們不知憐憫人時,我們會漸漸失去上帝的祝福與永生。可見如何在社會推動彼此相顧、以愛相待,乃是一件眾人都會被鼓舞、受安慰的事。
大同世界人人欣羨
中國禮記禮運大同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那是一個大同世界的境界,但卻也是千百年來人們夢想擁有的烏托邦。
四百年來唐山過台灣,加上晚近婚嫁來的新移民,爾來一直有種說法就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意表這是一個樂意接待遠人客旅、人情味濃得化不開的溫馨社會,友善、和平又熱情,即便在帶著幾分緬靦當中,卻總是能讓人賓至如歸,回味無窮的好地方。
然而,媒體也曾提出不同的反省,報載網路有篇文章瘋傳:《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僅限於白種人與日本人》,提到「台灣人心目中種族的優劣順序可分為白種人>日本人>亞洲四小龍=東南亞=其他黃種人」,顯示許多人對於台灣是否是一個具有普遍友好、人道關懷的文化區域仍感到質疑,尤其在面對自己本鄉本土的同胞時,那種「近悅遠來」、「民胞物與」的胸懷是否依然如故,的確受到頗大的不信任。
營養午餐裡的城鄉差距
「城鄉差距」是一個反映出上一節所論台灣在國情文化表象上有矛盾錯亂情狀的最好概念。其實台灣不大,但仍能清楚地感受:直到今天,台灣的城鄉差距仍頗為嚴重。今年九月報載,南投縣基於縣府財政壓力,考量是否調整營養午餐辦理方式,結果出現明顯之城鄉差距,家長意見嚴重分歧,發現「偏鄉學校家長多數盼能繼續補助,城鎮大型學校家長則意見紛歧」。
這顯示因著經濟物質條件的差異,學校營養午餐的供應反映出強烈的需求落差。對許多偏鄉、原鄉的孩子而言,營養午餐可能是他們一天中,唯一可以吃飽或吃得好的一頓,是彌足珍貴的─即便對都會區或物質條件豐富的孩子而言,那是乏善可陳、想來缺少胃口的一餐。
幾乎所有的人都同意,如果能夠,應儘量達成「均衡發展、全面健康」的目標,不宜有頭重腳輕、重彼輕此的現象,生活在一起的同胞,應是共存共榮、資源共享;但實際上達成這種目標一直有實際上的困難。
彼此相顧才是正道
2015年天下雜誌的縣市調查,發現:「『六都』局勢成形,資源、人口紛紛靠攏,拉大城鄉差距。台北市不僅四項評比奪冠,拿下競爭力第一,更擠下台中市,成為台灣民眾『島內移民』的首選。」而相對於此,從主計總處公布的「社會增加率」來看,「自2009年開始,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屏東縣、基隆市等七縣市,已連續六年遷出人口數大於遷入人口數,人口外流嚴重。」
由此不辯自明,台灣的城鄉差距仍是持續在惡化中,而這不是偏鄉窮縣的事。事實上,這是生活在這島上的每一個人生活上的重大議題,因為一個失衡的社會將會帶出許多關乎你我的危機與災難;而「兼善天下」是我們面對此一問題時的唯一選項。
經濟學上「馬太效應」,提到「富者恆富,窮者恆窮」的趨勢,這常是一種慣性,有時欲扭轉之並不容易,但對於持續失衡的台灣社會而言,吾輩將無以推諉旁貸。當面對偏鄉資源的有限,中央地方財政收支分配實質上長期的不公平,如何配合各區域、各城鄉的資源特色,推動一鄉一特色(OTOP)、在地文化認同、區域經濟的整合、縣市夥伴協力關係及節慶在地化等等,都是未來可以努力推動的方向。
不過最關鍵的是,喚醒所有民眾對均衡、健康發展的正確觀念,讓大家明白惟有「彼此相顧」才是正道,正如聖經馬太福音廿五章40節:「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若台灣能夠如此,相信才會是百姓之福,也是台灣之大幸矣!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讓台灣成為健康、均衡而彼此相顧的社會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