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育瑄

英國爆紅的記錄片《中式教育在英國 (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播出大PK。緊張的三個學科測試結果,「中國學校」大勝「英國學校」,但英國校長卻想問:「這真的是英國想要的教育?是我們追求的價值和成功嗎?」

圖片來源:bbc中文網截圖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英國人逐年下滑的數理能力已導致國家每年損失上千億元的GDP,英國人意識到未來就業市場勢必要和中國人競爭;這樣的危機促使英國教育大臣以此作為英國教育改革的借鏡。

英國教育大臣妮基·摩根(Nicky Morgan)期望英國能在2020年的PISA測驗中擠身進入世界前五強,近年來,英國學生在PISA上的數學成績比起上海遠遠落後三年之久,在歐洲國家排名中幾乎墊底,這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推行政策要求所有兒童在小學畢業前至少都該學會乘法表。

成功背後:雙倍時間學習的代價

二○一五年八月四日,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拍攝了「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紀錄片,聘請五位來自中國的老師,在英國的綜合學校─博杭特中學(Bohunt High School)對一班九年級的英國學生進行「實驗教育」,最後將透過測驗成績,讓分別接受中式和英式教育的學生一較高下!而開辦此次實驗教育的校長尼爾‧斯特羅格(Neil Strowger)就是去年親赴上海取經的成員之一。

紀錄片中,最後接受中式教育的學生贏了考試,在中國老師帶領的英國學生,一個月後平圴成績比同校同學高15-20%。但是,這是花雙倍時間學習的代價。一個月期間,受中國老師接管的英國學生,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在學校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還被老師單獨課後輔導,不出席的通知家長。

英國的校長進入中國老師的課室觀察時,對於沉悶的教學氣氛也覺得無法忍受,這場實驗的紀錄,活生生的讓大家感受到到底教育追求的價值該是什麼?

英國人思考培育下一代人才的方式,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同時也持續的辯證自己相信的價值是什麼?

博杭特中學校長尼爾‧斯特羅格(Neil Strowger)觀察學生為期一個月的中式教育後指出:「上海學生們之所以在PISA中拔得頭籌,真正的助力是中式父母的教養、文化和價值觀,並不完全是仰賴優秀的教學方式。雖然中式教學不太適用在我們的學生身上,但訓練孩子勇於接受挑戰,感受文化衝擊,才是本次參與實驗教學的目的。」

中英老師教學態度兩大不同

儘管對參與本實驗的中國老師來說,語言不是問題,但是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都無法適應彼此,東西方所代表的教育文化,仍然值得討論省思,台灣的模式介於兩者之中,「紀律」和「效率」總是引發兩方的爭執點。
中式風格:如果不能通過測試,就不能進入有名的高中或大學!

英式風格:你想去完成他,而且完成了,這才是你該銘記在心的。

紀錄片中,在一堂體育課進行體適能測試時,全班將一起跑步和排名,班上一位男學生因知道自己即將吊車尾的表現,感到極度憂慮不安,雖然最後仍堅持跑完了,但結果如預期,他是最後一名,他坐在操場邊難過的哭了。

英國老師走過來問他:「你為什麼哭?是因為太難了所以哭嗎?」,男學生說:「其他人都輕輕鬆鬆完成了,不像我……」,英國老師馬上接著說:「不能這麼說,不是所有人都是那麼的輕鬆,你應該為你完成了測試而感到自豪,你想去完成他,而且完成了,這才是你應該記住的,或許你不擅長體育,但我保證你會在你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中國老師在學生跑完後,和英國老師一起看著學生成績說道:「你看,有些學生表現得非常好。」,除了那些運動型學生,班上將近一半的學生都沒有達到標準。

影片中中國體育老師指出,在中國,相較於跑得快,中國的父母比較在意是否能進入一間名牌大學,但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政府強制學校必須將體育列為必修科目,如果不能通過體育測試,就會造成升學的阻力。

英國的體育課程採選修方式,並根據學生的能力分組,學生們和相同能力的人賽跑,英國老師認為一昧為了通過測試,反而會因為讓學生感到壓力而恐懼害怕。

中式風格:點出文法重點,透過筆記和講述的方式,不斷練習。

英式風格: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給予他們學習的工具,一起討論。

英國語法教學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已從初中教學大綱中被淘汰,雖然生活中對於英文的使用早已稀鬆平常,然而,英國學生應該重新學好文法,二○一六年英國會考中語法即將再度列為考試科目之一,並佔有更大比重。

中式教學強調的是練習正確的文法,強調時態、語法,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練習,並抄筆記作答。英國老師認為進行語法教學前,應該要先建構部分知識,在以提問和學習單的方式,設下任務,請學生寫出形成「論點」所需要的因素、並限制完成時間,之後再一起討論。文法先放在後面,目的是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給予他們學習的工具,給他們時間學習,在老師給出答案之前,學生們可以有機會自己學習。

觀察紀錄片中的英國學生表情,學生們對於冗長重複的教學方式感到萬般不耐。

英式教學究竟是「有創意」還是「沒紀律」?

「中式教學風格和英式文化和價值是相衝突的,英國的學生習慣問問題,也期待老師能尊重他們的意見,同時,英國學生也期待學習課程的變化,他們不習慣總是待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個教室裡,用很狹隘單一的方式學習。」博杭特校長斯特羅格(Neil Strowger)受訪時說道。

在中式課堂中,在老師將「進度」趕完之前,不允許自由發言,而英式教學鼓勵發問、討論、合作,否則就是老師在對自己上課。

中國老師認為英國學生的嘈雜、不守秩序、缺乏紀律和學習動機是因為英國福利太好,紀錄片中,中國老師指出:「在英國,家長和社會對這個年齡的孩子沒有太高的期望,他們只是單純的生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什麼壓力,也可能是跟英國講究福利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工作就沒有飯吃,那英國學生一定會更努力學習。」

另一位中國老師反思,中國老師對這種缺乏紀律的學生沒有任何經驗,「整個社會都教育我們必須要有禮貌、守規矩,而英國這種鼓勵自由表達想法,隨意挑戰權威的學生,我們無法習慣,也不知道怎麼處理。」

中國和英國網民回饋

根據多家媒體指出,自從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節目播出後,獲得廣大中國和英國網民發表評論,不少觀眾贊同校長在影片內所說的,教學應該著重學生快樂學習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英國學生從小就被人教導可以隨時問問題,勇於挑戰權威。

來自利物浦的英國網民Fletch Lives說,「中式教育有其優點,但別忘了他們的教育多麼高壓,我寧願孩子快樂自由的長大,也不要他四歲就像機器人一樣,要開始學鋼琴。」來自伯明翰的Francis McGonigal評論道:「中式教學鼓勵機械式的學習,而不是獨立思考。」

相反的,也有些網民支持中式教學,

一位來自格拉斯哥的網民說道:「中國老師只是陳述事實,英國學生在紀律和程度上的確都有待加強,但學生只是這個社會的產物,雖然英國校長批判中式教育,但也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原因。」

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網民說道:「我不是中國人,也不是英國人,但我同意中國老師們的意見,我不會讓我的小孩去念英國的學校。」

英式教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揮創意,當這樣的英國孩子,面對動機強烈、吃苦耐勞的中國學生時,到底誰能勝出?

虎媽教育,震撼英國校園

中式教學記錄片一:漢語英語課 (引用自bbc youtube)

中式教學記錄片二:教學文化分別 (引用自bbc youtube)

延伸閱讀:
考不好也進得來!美國頂尖大學招生不看測驗成績
詹志禹:最佳教學法不該投票決定

本圖/文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虎媽老師戰勝!!英國校長:這真的是我們要的教育嗎?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