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倩主持「社區支持型農業論壇」,一群現代農業開路先鋒分享經驗。(李容珍/攝影)
推動小麥復育、花谷101、蘭陽倆佰甲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農業做一點事!」寶島好好&宏捷食品公司共同創辦人黃子維先生分享推動台灣小麥復育充滿甘苦的心路歷程。
台北市文化探索發展協會執行長/花谷101計畫、水花園農夫市集召集人林柏虎,因著「一碗飯是怎樣產生?」的想法,他們找100個家庭支持一位農夫轉作有機;而後從產地生產端拉到消費端(農夫市集)運作,從單一CSA(社區支持型農業)或CSB(社區支持型烘培坊),讓農夫可以和很多支持者連結。
「倆佰甲」創辦人、宜蘭縣農業處長楊文全,從台大城鄉所博士班畢業後,下鄉到宜蘭當農夫,透過網路發揮集體力量,一起下鄉耕作、帶動蘭陽平原成為友善農地。他覺得最感動的是,「當你無私的付出時,別人會給你相對應的回報」。
農夫勸作有機還協助行銷
中華二十一世紀智庫協會於八月18日舉辦「CSA社區支持型農業論壇」中,多位投入本地作物生產的先驅代表,分享他們的新嘗試。
林柏虎說,當他們在花蓮找做慣型農業的農夫勸改耕作有機時,因產量減少一半以上,完全不敷成本,為不讓風險都放在無法承擔的農夫身上,於是發展101花谷計畫,提供農夫比產量還好的收入。可惜的是當第一位農夫的田被收回後,除草劑就灑下去,讓他們很心痛,因過去三年已把那塊土地滋養得很好,也因此更堅定他們進行這個計畫的決心。其次,把農夫和消費端串連起來變成無限可能的連結,農夫不但可以找到支持者,加工者也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農夫,創造無限連結的CSA和CSB。
林柏虎提到,水花園農夫市集前身是有機農夫市集。市集第一天開張就遇到困難,因大部分的人聽到價錢後都揚長而去,菜最後都賣不出去。他說,其實會購買有機或友善農作的民眾,和購買慣性農作的不同,需要有一群認同的人,才有支持力。後來他們與實踐大學合作,舉辦一場宴會,以在地食材推出有機食譜,回應非常熱烈,之後參與的農夫也多起來。
他認為,由於農夫農作無法量產,也無單一規格,因而無法到通路去賣。如香蕉近十種品項,同品項、不同人種出來也不同。在市集中如果能品茶,是否能「品米,或品香蕉、芭樂或麵包」?後來他們又引進「生活創意市集」,讓一些加工品業者可以與農夫搭配,例如烘培業者可用有機米做麵包、餅乾、香蕉麵包、蛋糕…,後來甚至用有機食材做成水餃,市集的豐富和多樣性就產生。
林柏虎說,這個市集不是「賣場」,而是社群的聚合;每個農夫找到自己的支持者,或是廚師找到他們想要的食材,重要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開發台灣農產各種可能
上下游市集創辦人馮小非說,台灣的農業有很多的可能性沒有被開發出來,所以他們成立產品開發部門,希望將台灣農產做更多運用。如過去多半進口花生醬,不新鮮也不好吃,若是採用台灣在地有機花生,可聞到新鮮花生味道,也不用添加甜味。過去一年多來,他們也有一個小店面,其中有一個烘培部門,每天提供八十個麵包,無糖無油發酵,將台灣在地好的穀物放進來,也支持朋友做食物的實驗。
談到為何推動小麥復育的黃子維說,五○年代台灣可以年產幾萬噸小麥,而後因種種因素,在台灣很少找到在地小麥,幾乎仰賴進口。吳寶春師傅日前成立台灣麵包論壇,站在烘培業者來說,麵包最主要原料是麵粉,它不僅是商品,也牽涉到文化,如果食物沒有來自在地原物料,很難呈現台灣麵包的概念。
去年他們結合台灣各地烘焙業者展開友善契作小麥,也帶十幾個店家到農地親自體驗小麥的種植,讓台灣麵包師傅可以使用台灣小麥研磨的優質麵粉,每年產量可達上百噸。
他說,台灣小麥復育看似容易,卻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首先是成本,台灣小麥和麵粉成本價是進口兩倍多,要說服烘培業去用台灣製成的小麥,除了情感訴求,還要有差異化:台灣契作小麥是友善種植,沒有化肥、農藥和除草劑;麵粉也不添加改良劑,如加酵素或維他命C會影響台灣小麥麵粉的呈現,也會使原有的麥香味消失。另外為克服品質的穩定,他們選定種植小麥優良區的嘉義東石,以單一產區大面積方式種植。他們也取不同小麥優點組成麵粉,所以除了推出100%台灣小麥粉,後來開發一支搭配美國小麥、加拿大小麥,再配合三成台灣小麥。在吳寶春帶頭下,從八月起推出由100%台灣小麥製作的麵包。
呈現網路時代農村新樣貌
楊文全則分享「倆佰甲」計畫說,從2012年到2014年共有卅戶新農、兩戶老農,水田40甲、菜園1.5甲。他們的伙伴多半是沒有耕作經驗的都市人,以30到45歲為主,來自各行各業,他們自產自銷,是共享、開放的社群。他們也活化舊碾米廠,另也提供幾個國小團膳。由於人多、種植面積增加,由四個人投資一個穀倉;他們也發展農村旅遊─員山公車小旅行。
去年底,被找去當農業處長的他認為,「倆佰甲」在實現一個網路時代新的農村樣貌,現在仍在發展中,大家雖不是住在一起,但是透過網路連繫發揮集體的力量。
新加坡麵包職人、Asian Artisan Baker網路社群召集人William Woo表示,由於市面上機器麵包太氾濫,裡面有些添加物或我們不知道的成份,他三年前成立教授手工烘培的學校,期望藉由學校的成立能改變這情況,以及新加坡人的飲食習慣。他第一堂課僅有兩名學生,但是三年下來學生人數達到八百名。
一年多年,他們開始經營Asian Artisan Baker網路社群,目的為連結世界各地的烘培師,不論是在家有興趣業餘製作或是專業麵包師,藉由這個網路平台,希望能做出真正的麵包,目前有3200名會員。他希望這個烘培學校能搬到新的地方擴大規模,有更多空間和能力邀請各地的烘培師彼此交流激勵。
他說,新加坡麵包市場成熟度高,特別是甜麵包發展達到極盛,他認為,最大挑戰是要教育客戶選擇健康、口味天然的麵包;最大的障礙是如果麵包無添加改良劑或是無糖,客人吃起來硬得像石頭一樣,因此他們借重國外經驗改良,例如增加具有甜味食材,或是少使用脂肪、增加口感,讓客人能接受。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一群開路先鋒 為台灣農業做新事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