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魯力立

初夏是青春躁動的季節。畢業、考試、暑假與汗水烈日雜糅發酵成青春和青春劇永遠不變的基調。青春題材的電影每到此時就層出不窮,如同季節性的作物等待檢驗和收割。這幾年,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引發熱浪後,《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青春派》一股腦轟炸螢幕。故事路線和敘事風格都大體相似:懵懂的愛情和無法兌現的承諾,狂妄的夢想和殘酷的現實,最後都成為青春祭品。

不過,《萬物生長》卻有些不俗。同樣是青春題材,它最大的看點恐怕來自於醫學院這樣獨特的環境。這部電影是馮唐的同名小說改編,幾乎就是馮唐大學的自傳。馮唐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的婦產科,這種經歷構成了整部作品的最大亮點。開篇福爾馬林浸泡的人頭就在考場上散落一地,之後以以頭骨為玩具、用脛骨打架都是習以為常的橋段。而對話中,醫學院學生對待解剖、屍體的超然態度,以及信口拈來的醫學術語在生活中自然淡定的應用,都讓這部作品裹挾了別樣新奇和幽默感。

而另一種不俗則在於「萬物生長」這樣的片名。馮唐在這部作品中反復提及生與死,這也是其他青春題材電影很難涉及或者難以深入的話題。由於醫學這樣一個特殊的專業,學生對待生命的態度是不同於常人的。他們每日通過接觸屍體,通過它們學習如何救人生命。生和死在眼中就像白老師所言,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生和死是循環,死是生的另一個開端。學生們在這八年醫學院學習過程中,除了醫學知識,更在不斷體悟生死的哲學。這個宏大的終極議題,對青春而言卻是非常沈重和迷惘的。這部電影讓青春厚重起來,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嬉笑怒罵分分合合。無論是與白露的分手還是和柳青的相遇,無論是虛假的懷孕還是小滿與胡大爺的死,其實所有都是過客。青春,是萬物生長必經的過程。萬物都要從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年紀走向成熟和淡然。不僅是我們,還包括花、草、獸。

馮唐是一個很有深度的作家,儘管被很多人唾棄作品低俗。但是他探究的是人性最本質的問題,即便是青春作品也飽含深度。用“生長”二字定義青春,這是其大俗即大雅之處。

不過,與柳青的愛情便是超然於青春。雖然當年的視界局限了他們,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解藥。多年之後,成熟和理智的他們再次相遇,重續前緣。愛是衝破一切的力量。這種正能量的主題,又印證了青春題材電影的老路子。不俗之中依然把握主線,《萬物生長》還算是諸多青春電影中的一匹良駒。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