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幾位朋友聊起睡眠時間,挺有趣!有早鳥族,標準的晨型人,有夜貓子族標準的夜型人,也有從夜貓子轉成晨型人的朝九晚五族

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

聽到晨型人一詞,這些朋友齊聲說「日本名詞」,沒錯!晨型人是由日本身心研究所所長稅提出的概念,是描繪擁有早睡早起習慣的人,這些人早上五點就會起床晨型人看起來是新名詞,其實是舊詞翻新,朋友們不約而同說出「早鳥」,再一次沒錯!晨型人就是一般人常說的早鳥。

至於夜型人,也是舊詞翻新,根據英國與澳洲團隊的定義,是描繪凌晨2點半就寢、起床時間超過上午10點的人,朋友們又不約而同說出「夜貓子」,是哩!夜型人就是一般人口中的夜貓子。

從社會角度晨型人是多數人公認的良好生活習慣,尤其是全球企業界名人都是早上四、五點起床的晨型人,例如: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布蘭森、股票之神巴菲特、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等,他們奉行早睡早起,同時鼓勵大家追隨,養成晨型習慣,有助身體更健康、思緒更清晰、工作更有效率。

不過一般人對於夜型人有不少根深柢固的想法,尤其是長輩常會奉勸年輕人不要熬夜,11點以前要睡覺,不然會爆肝!此外年輕人如果多睡一點,長輩又會說,別將時間浪費在睡覺上,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幾位朋友不免笑開懷,原來每個人都有因睡眠習慣因素被長輩叨念的經驗。 

JIYA08

早起等於成功晚睡等於不健康

只是「早起成功」?「晚睡=不健康」?幾位朋友熱烈討論,真的是這樣,還是一種迷思?他們以各自經驗做意見交換,晨型人覺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離成功不遠,夜貓子也不甘示弱,雖然睡得晚,可是睡前閱讀、安排隔日行程,起床後照樣應付自如。

兩者之間是否會畫上等號?首先要看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因為生理時鐘掌管每個人入睡、醒來的時間,愈趨穩定、愈規律,較能按部就班,依照計劃行事。大腦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這是影響生理時鐘的主要荷爾蒙,褪黑激素濃度分泌高時,身體會知道該是休息時刻,體溫會降低,同時啟動睡眠機制,褪黑激素濃度分泌低少,身體會知道該是活動時刻,體溫會上升,同時校正生理時鐘,讓身體時間與日光時間同步,不再昏昏欲睡。

雖然長輩們都提倡早睡早起習慣,中國古書也提出十二經脈養生法,例如:晚上9-11點是亥時,走三焦經,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與排毒時間,尤其是女性內分泌系統調理時刻,是準備休息、入睡時間,晚上11-1點是子時:走膽經,要進入熟睡期,身體才能進行排毒。近期芝加哥大學教授 Kleitman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生理時鐘可能比標準時間一天24小時還要長,會隨著光照時間產生一定規律性,因此睡眠時間規律性會比實際幾點睡覺、幾時起床來得更為重要。

保有規律生活,會離成功近一點

研究也發現,基因早已決定你我睡眠型態,每個人睡眠時間本來就存在身體裡面,要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勢必要找出個人生理時鐘的區域,如果你習慣23:00睡覺,早上7:00起床,

顯示生理時鐘就是這個區域,如果想要調整到符合晨型人5:00起床,你鐵定會昏沉沉、腦鈍鈍,因為生理時鐘還沒有睡醒,會影響精神、情緒及工作效率。

成功者的成功模式通常都會成為學習榜樣,但睡眠習慣倒不盡然,反而是保有規律生活,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學習、工作表現值得期待,也才有與成功畫上等號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經理人

Heho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