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在20年前有許多亞洲人會懷抱著美國夢擠上移民列車到美國打拼,期許透過不懈的努力,換取出頭天的一天,例如台積電張忠謀就是一個明顯的成功案例,他18歲到美國,家裡並不富有,僅靠者努力將美國夢實現,因此在40歲時所得到達美國前10%。但近幾年這類情況有一些改變,根據LinkedIn 所蒐集到的大量求職資料,LinkedIn 資料分析師 Bogdan State 和 Mario Rodriguez 發現,在 2000 年時,選擇美國發展的的還有 27%,但到 2012 年時,只剩下 12%。而在科學、工程、科技和數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更是從 37% 掉到了 15%,下降的比例更多。張忠謀也坦言,這種夢在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年代,愈來愈難達到。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中國、印度經濟崛起,相對整個亞洲滿地是機會,所以很多人選擇回到故鄉創業,以求拔得先機。雖然新移民仍然有實現美國夢的機會,但隨著所得財富分配不均越來越嚴重,社會流動性也跟著下降。

(影像來源:工研院)

不過工研院仍然認同矽谷在全世界的創業領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在今年6月成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協助台灣創新創業家實現美國夢。這是亞洲第一個、全球第九個由政府出力在美國矽谷設立創新創業中心的國家。除了台灣之外,尚有法國、德國、瑞士、瑞典、挪威、丹麥、芬蘭,以及冰島等八國,已經在矽谷設立創業中心。美國《USA TODAY》曾表示,北歐國家是這9個當其中較成功的範例,他們以群聚力量的方式協力打創新仗,去年更在 Facebook 總部所在的 Palo Alto 市成立北歐創新空間(Nordic Innovation House)。

矽谷有許多的創業家,到矽谷設立辦公據點究竟有甚麼好處?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台灣創新快製媒合中心,是行政院推動「兩個中心一個基金」的前兩個步驟,工研院打算結合矽谷網絡資源,協助新創公司產品開發,讓新創家的創意精緻化與產業化。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期待這個中心能加速台灣與矽谷,甚至與各國的連結,促成台灣成為全球新創供應鏈的重要夥伴。

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成果必需要有優秀的團隊,否則只會淪為空談,目前工研院已經發布消息將邀集台灣有意願且具國際發展潛力的新創團隊,透過嚴謹的遴選審查機制,補助新創團隊到矽谷進修一至三個月。

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執行長王南雷進一步表示,這個中心將提供業師資源,協助新創創業家快速融入矽谷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也將整合矽谷創新創業資源網絡,連結知名加速器及創投,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交流,目前已知有超過260家優質業者提供新創團隊快速試製能量,也將給予先進技術與創業輔導資源。

工研院提出的配套措施,最重要的應該屬為台灣業者在美爭取全球創業家的「夢想訂單」。唯有實際經濟收入才是讓新創公司踏出成功第一步的重要進展。至於台灣創新創業中心是否可以加快實現美國夢?這就要看台灣業者可以透過中心取得多少「夢想訂單」了。

參考資料:
LinkedIn data show the US is losing out on the immigrants it covets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