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長期關注失智老人議題的天主教基金會最近請曾文珍導演拍攝一部紀錄片《長情的告白》,近距離記錄五位照顧服務員的勞動身影,這五位照護員的背景各不相同,有從中國嫁來台灣的楊建紅、師範體系畢業的林佩樺、原住民斗佈、原本從事裝潢工作的文塗,以及原本從事成衣加工的胡鳳嬌。他們每天到固定的家庭為需要照護的獨居老人或是行動不便者提供服務,大部分是幫忙洗澡、煮飯餵食、清洗衣物、逛街買菜這一類的工作,當然還會有陪伴聊天的部分。但因為台灣相關政策不完善,這群服務員領的是小時制的薪水,工作福利並不健全,他們一天要在好幾個家庭當中來回奔波,不論颳風下雨,都必須穿梭在城市、偏鄉的各個角落。 alt="0603-2″ width="1280″ height="640″
(影像來源:榖得電影)

雖然台灣已經逐漸面臨到老年化社會的種種問題,但其實整個台灣都還沒有準備好要如何去因應,曾文珍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採訪時表示,目前台灣極度欠缺居家照護員,但是許多人對於這一行要做甚麼卻仍舊摸不著頭緒,透過這部紀錄片,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居家服務員這門行業。

(影像來源:榖得電影)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的張宏哲教授表示,這行業大部分是一種公部門的委託服務必須在私人的情境中提供,服務員的專業度很容易被模糊,許多案主會把服務員當「傭人」看待,對服務員有許多不合理或是超出契約範圍之外的要求,服務員還可能承受服務對象頤指氣使的態度、口語暴力、性騷擾甚至肢體暴力等極不友善的對待。不過雖然整體環境不是很友善,服務過程也很辛苦,但很多服務員還是堅守岡位,不輕易拋棄這些需要被幫助的家庭。

(影像來源:榖得電影)

服務員楊建紅在《長情的告白》影片中描述,過去自己還沒有當服務員時,婆婆生病時自己也是多頭燒,好在有服務員到家中幫忙,「每次她來的那兩個小時,我就可以休息一下,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或是出去走走透氣,獲得喘息」。捨棄當老師投入這故服務員工作的林佩樺表示,「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的老師,並不差我一個,但是服務老人更顯得我的重要性。」她從工作當中獲得極大的肯定,因此常常滿懷熱誠到各個個案家裡服務。

這些居家照護服務員不管原先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為何,都需要接受專業的訓練,而且要有極大的工作熱忱。但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有許多人對於他們的工作內容以及專業形象存疑,因為許多人對於他們並不了解,才會有將他們跟幫傭混為一談的誤解產生。對於此現象,曾文珍導演表示,如果可以提升這些照護員的形象,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專業,將有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社會尊重。
class="alignnone size-full wp-image-16337″/>
(影像來源:榖得電影)

近幾年台灣人開始警覺到老年化的議題,但是社會相關資訊並不透明,若可以從各個教育層面切入生命教育的課程,不管是學生、剛出社會的畢業生、青壯人口或是中年人都可以有機會學習並意識「生老病死」的議題,這將有助大家面對老人化社會即將來臨的事實,並可以幫助民眾規劃老年化生活,甚至,還可以鼓勵民眾嘗試投入服務員的行列,學習如何照顧別人的同時也可以學習照顧自己。

另外,目前失能與失智的人口約有74萬,政策規劃七成個案於社區中照顧,但是,可以實際提供家庭照顧者協助的居家照顧服務員,目前人數卻僅僅有7千多人而已,遠遠低於實際的需求,雖然政府有意盡速補足照護員的數量,學校也開始有相關課程,但是如果從正規教育體制著手,將會緩不濟急,如果可以從民間基金會的訓練課程開始著手,將可以加快照顧員的訓練速度,也可以在短期內提供更多的照護人力。不過目前礙於經費制度、這些服務員的福利都不完善,不但是時薪制,還因為是接案子的形式,當這些老人搬遷到養老院或是過世時,服務員將會有一段等待下一個案例的空窗期,收入也將銳減,如果能在短期內健全福利體制,服務員將能擁有更大的保障,也才能夠吸引多的人力投入居家服務員的行列。

關鍵字:長照法 老人 紀錄片 居家照護員 失智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