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你有看過科技表演藝術嗎?早在10多年國外就已經有所謂的科技表演藝術這個名詞,但是台灣大約是在5年前才開始將科技結合表演藝術。編舞家謝杰樺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採訪時表示,以往表演藝術通常是指創作者運用舞者、演員、燈光、服裝表達創作者的創作意念,後來開始有藝術家將科技技巧運用在舞台,例如有些舞台劇可以看到煙霧、投影營造出的空間感,但這幾年隨著實驗性的表演越來越多,科技在舞台站的比列也增加,現在台灣所謂的科技表演藝術基本上科技元素以及藝術成分是對等的,不像以往將燈光、投影當成是輔助的工具而已。
他在2011年時推出作品「Seventh Sense 第七感官」,內容敘述男女之間主權的消長,但嘗試運用科技提供一個觀眾可以參與的舞台。謝杰樺表示,「身為一位編舞家,我是以編舞者的角度來想像、建構自己的劇碼,再將科技結合表演藝術。在演出的表演中,除了可以看到舞者在舞台表演,還邀請觀眾坐在舞台上一起參與演出,這當中可以看到點、線、面組成畫面,再運用投影覆蓋整個舞台跟牆面,加上紅外線偵測的科技,讓觀眾在視覺上可隨著實際的舞者以及舞台上的觀眾做改變,甚至把舞台空間立即改變。」
(影像來源:安娜琪舞蹈劇場)
台灣的觀眾普遍較閉俗,多數只會靜靜坐著觀賞,但在西班牙,觀眾可以很融入這個作品,甚至跟著舞者一起在舞台奔跑。
(影像來源:安娜琪舞蹈劇場)
2012年,他曾經在荷蘭的海尼根啤酒博物館,發現觀眾在觀賞演出時可以感受到椅子的移動、空間的移動、震動甚至是風吹過的觸感感覺,當時他就想,是不是可以將這樣的感受運用到表演的領域?
經過幾年,他又推出新作品,並且將於今年9月前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擔任開幕演出,在這個作品「 Re:Second Body」當中,他又運用了另一種新的科技方式來呈現探討「身體的定義」 。除了投影在地板,這次他利用360度的投影技術,投在人的身上,而且用電腦程式控制投影,舞者移動到哪裡,投影就跟到哪裡。
(影像來源:鄭敬儒 )
這次他運用的偵測科技是使用微軟製作的KINECT ,擁有3個鏡頭,不但具備
紅外線,還可以偵測人的厚度。為了呈現不同的身體意境,他運用4台KINECT,以360度,隨人體移動的方式定位人的全方位,然後進行準確的投影。
(影像來源:鄭敬儒 )
謝杰樺表示:舞蹈和科技兩者間要共同作為演出呈現,其實有很多限制,例如投影延遲就是其中之一,如何面對這些限制與處理,反而成為在創作與討論中較重要的。
有的民眾對於科技類的表演藝術不大了解,QARing計畫主持人吳宗祐在接受草根影響力新視野採訪時表示,其實民眾在參與這類型的演出時,可以嘗試觀察現場的設備、舞台設計,甚至先不要閱讀節目手冊,在感受科技表演藝術之後,再試著將自己的解讀對照創作者想表達的概念,看看有甚麼有趣的應對。
在現在這個時代,年輕世代多數以科技的方式在溝通,例如手機、電腦等等,其實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是充滿無限可能,只要找到潛在的創作者,鼓勵他們進行各類型的實驗創作,延伸出不一樣的未來是非常有希望的。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