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鄧舒展
從小被教育要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因為我們有且僅有一個適合人類與其他動植物生存的藍色海洋。每次想到浩瀚宇宙中渺小的我們,是多麼的孤單。然而在這個神奇的星球上,又有著那麼多未知有趣的事物有待我們去探索。上次介紹到在柏林的自然博物館是恐龍迷的天堂,對於國家地理雜誌以及一切有關動植物的紀錄片的忠實擁護者來說,這裡更是一本即便花三天三夜都未必能看完的百科全書。
柏林自然博物館的全稱其實是「自然博物館-柏林洪堡大學萊布尼茨進化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因此這裡不僅是遊客參觀獲取豐富資訊的地方,更是生物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的結尾中寫道:“看一眼那繽紛的河岸吧,那裡草木叢生,鳥兒鳴於叢林,昆蟲飛舞於其間,蠕蟲在濕木中穿行,這些生物的設計是多麼的精彩……”在這位偉大的生物進化論奠基者眼中,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卻源自於共同的祖先。經過日積月累的演化,形成了我們今天所感受到的物種多樣性。這也是在這個展廳中最核心的概念。
一進入展廳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展示著生物多樣性的玻璃櫥窗,這面「生物多樣性墻」長12米、高4米,展示了三千多件動物的標本,從海洋到陸地,從天空到土壤,各種生物栩栩如生,無論大人或是小孩都看得特別入迷,仿佛想要找尋一些常在電視、書本甚至餐桌上看到的熟悉的身影。
在這個展廳中,你可以瞭解到為什麼斑馬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黑白相間的條紋,也可以觀看介紹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論的相關影片,引發大家對於生命現象的思考。在展廳的出口處,不斷播放著一些著名學者對於生命意義的探討。在這位倡導積極思考的著名牧師諾曼·文森特·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眼中,他認為只要改變你的想法,便有了改變這個世界的可能性。
整個博物館收藏了將近13萬件鳥類標本,涵蓋了全世界大約90%的鳥類。在歐洲動物標本的鳥類專區,一隻雪白色的貓頭鷹吸引住我的目光。相信大家對於哈利波特的小夥伴、聰明忠心的信使Hedwig都不陌生,那隻白色貓頭鷹的學名叫雪鴞,生活在北極凍土帶以及北極圈內一些不被冰雪完全覆蓋的島嶼上。只有雄性雪鴞的羽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為全白色,而雌性雪鴞的羽毛會一直帶有斑點,根據這個特點來推測櫥窗中的這隻雪鴞應該是一隻年老的雄性「白夜貓子」。
另外一個特展是為了紀念德國一位傳奇的自然記錄大師亨氏席爾曼(Heinz Sielmann)誕辰100週年,專門設立介紹在地特有的野生動物的展覽。席爾曼是德國家喻戶曉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動物學家以及環境保護主義者,他一生致力於拍攝各種野生動物並製作成紀錄片,其中一部「啄木鳥」(Zimmerleute des Waldes)早在1955年便獲得德國銀質電影獎的最佳黑白文獻片。為了延續席爾曼對於自然保護與記錄的熱情,席爾曼與她的妻子Inge在1994年成立了亨氏席爾曼基金會(Heinz Sielmann Stiftung),提供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體驗認識大自然的機會。
這次特展是基金會與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在走進去展廳之前,記得在入口處拿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玻璃鏡片,這個鏡片猶如席爾曼的鏡頭,帶著我們去觀察、捕捉野生動物們如歐洲野牛、河狸、松鼠的生活習性以及周遭的自然環境。
展覽從2017年6月2日開始,持續到今年4月29日,剛好在這個期間去自然博物館的朋友記得不要錯過哦。
自然博物館的另一個亮點是位於東翼的水生生物收藏區,走到門口的時候就被眼前這個巨大的三層高玻璃展架震懾到。遊客可以繞著這些展架走一圈,而裡面的空間則是科學家取樣進行研究的場所。這個展區由27萬個玻璃標本瓶組成,儲存了超過一百萬個水生生物標本,大部分都是各種魚類,也有看到蛇在吞噬獵物的標本。
這面玻璃標本墻也成為了拍攝文藝照片的背景。
據介紹這些生物標本被完好地保存在由70%乙醇和30%水組成的液體中,並貼上相應的標籤,記錄了關於他們所有重要的資訊。大家看到的標本只是博物館館藏中的一部分,對於科學人員來說這簡直是蘊含豐富的自然奧秘的天堂。
回到主展廳,在右側展出的是來自南美洲的客人-金剛鸚鵡特展,展覽名稱Ara則是金剛鸚鵡屬的學名。他們生活在巴西塞拉多熱帶草原上,絢麗多彩的羽毛如同披上一件矚目的外套,在動畫「里約大冒險」中扮演的主角也深受大家的喜愛。這次的展覽則是為了喚醒民眾對於瀕臨絕種的野生金剛鸚鵡的關注。
由於他們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野生金剛鸚鵡的數量在急劇下降。其中一些棲息地因為大面積地改種大豆,以滿足歐洲特別是德國對於動物飼料的需求。來看展覽的觀眾很難將眼前如此美麗的金剛鸚鵡與剛剛午飯吃下肚子的香腸聯繫起來。然而德國對於肉類特別是豬肉的極高消耗,間接地影響了這些遠在南美洲的野生動物的生存。
除了家園面積縮小以外,金剛鸚鵡也很難逃過非法捕獵者的圈套。許多珍稀的金剛鸚鵡被偷運到南美、美國和歐洲的寵物市場,鳥類收藏者再以高價購買,這些非法交易加劇了野生金剛鸚鵡數量的減少。
紫藍金剛鸚鵡(Hyacinth Macaw)屬於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單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超過一萬隻紫藍金剛鸚鵡被非法捕捉並賣到世界各地,現在已被列入珍稀物種之一。
人類並不是他們唯一的敵人。體型和力量都比金剛鸚鵡要大很多的熱帶大雕(Harpy eagle)是他們少數的天敵之一。儘管美洲虎以其靈敏迅速的動作成為捕獵高手,但金剛鸚鵡卻能巧妙地逃脫美洲虎的追捕,對於金剛鸚鵡來說,需要應對的敵人是臭鼬和巨嘴鳥,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偷襲金剛鸚鵡的巢穴,反而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最後一個展廳位於大廳的左側,常年展出一千多種礦石標本,這個展廳保持了19世紀建館時的原貌。其中包括了約5000塊的隕石殘片,由2300顆隕石收集而來,收藏量位居整個德國之首。
走出博物館回頭再看一眼這棟神秘莊嚴的建築,腦海中突然浮現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場景。那些沉寂千年的岩石,此刻仿佛也有了生命,與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生物一起奏響大自然美妙的篇章。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