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藍瓷編譯

電影名偵探皮卡丘的好評幾乎可保證未來續集的開拍, 但它並非第一個成功登上大螢幕的電玩電影。是什麽核心因素讓電玩遊戲的電影如此受歡迎? 如此的核心元素真的存在嗎?

電玩遊戲改編的電影淪為票房毒藥例子比比皆是, 大多數人普遍認為不管投入再多預算、請大咖名演員都不能使電影如原本電玩遊戲般成功。雖然製作電玩遊戲所獲得的利潤比好萊塢電影好得多, 但遊戲踏上大銀幕過程仍然有許多艱辛的路要走。

回頭來看名偵探皮卡丘, 雖然電影的故事元素大膽使用遊戲中幾乎不曾用過的犯罪與辦案情節, 但卻獲得知名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過六成以上的好評, 上映第一周全球即累積一億六千萬美金票房, 讓人不禁思考一部好的電玩電影成功的祕訣。

或許透過皮卡丘原本的名氣來探討成功電玩電影並非合適, 畢竟早在1996年皮卡丘的腳色不管在電玩或是卡通早已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Movie Web 甚至稱皮卡丘系列媒體為有史以來賣座最好的角色, 成績甚至超越『星際大戰』、『漫威英雄』及『哈利波特』等系列。

1822

媒體普遍認為好的電玩遊戲加上周邊商品動輒能達到幾十億營收, 成功案例如古墓奇兵(約30億美金)、魔獸爭霸(約100億美金)、瑪莉兄弟(約300億美金), 而皮卡丘系列至目前已累積900億美金左右。

然而爛番茄 (Rotten Tomato) 超過六成好評的事實告訴我們這部電影的成績不單只靠死忠遊戲迷, 更包含非遊戲玩家。華盛頓郵報的Shelly Tan 就曾明白指出,一款成功電玩電影的元素不在乎服裝、卡司, 而是在乎故事背後傳遞的訊息、表達的情節是否忠於原作, 而大部分電玩電影皆較傾向於前者也就是特效, 除此之外, 電影背後的創意團隊是否對此題材有足夠熱情與興趣、是否真的了解電玩故事的精髓所在。

舉例來說, 電影公司不可能雇用一位不愛看英雄漫畫的導演來拍所有漫威英雄電影, 同樣在電玩電影題材上, 是否背後創意團隊真的了解並在乎原本遊戲的故事或者只把它視為工作而已?

名偵探皮卡丘導演Rob Letterment 年輕時就開始收集皮卡丘相關的戰鬥卡片、遊戲、及漫畫, 甚至認為這是他童年重要回憶的一部分, 而主要男演員 Justice Smith 如同導演一樣, 向觀眾表達出對皮卡丘的熱情。對故事與題材的熱情及強烈挖掘的興趣是電玩電影成功最主要因素之一, 若沒有深掘的熱情就無法拍出令人共鳴的電玩電影。

另一部1995年非常成功的電玩電影『真人快打』, 導演Paul WS Anderson早期尚未接觸電影業時, 每天會花三到四個小時來玩『真人快打』。這部電影在1995年獲得全球1.2億美金絕佳票房, 最重要的是所有玩家及觀眾一致認為電影非常忠於原著故事精髓, 甚至會為了電影而去玩遊戲。

Anderson日後又執導蜜拉喬娃維琪主演的『惡靈古堡』系列電影, 同樣是他從小玩到大的電玩遊戲。惡靈古堡系列電影共六部, 總共在全球累積120億美金的票房。

電影如何成功改編自電玩的秘訣如同漫畫如何成功登上大螢幕一樣, 先要有一群有創意、有熱情、最重要的是對題材有認同度、可以深掘的一群人來執行, 如此一來就能夠拍出令人驚豔的好電影。

ReferenceAre there any good movies based on video g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