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互動帶養出情緒平穩寶寶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嬰幼兒成為情緒平穩的孩子,來自跟爸媽的正向溫暖互動中,日積月累產生的信任及安全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與教育局「心理導向之幼兒諮詢」計畫執行人暨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雙語部諮商師孫明儀,七月29日在嬰幼兒養育講座中分享「在親子互動中帶養出情緒平穩的寶寶」表示,當親子間的「安全依附關係」被建立後,稚齡的孩子會產生自己無論在任何景況下,都會被父母關愛及hold住的認知,焦慮感就會顯著降低。維持情緒平穩,隨著年齡漸長,挫折忍受度及溝通能力也會提升。

孩子情緒平穩 父母以身作則
那麼和父母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表現出的正面形象為何呢?孫明儀說,包括「正向的自我感與人格發展」、「較好的社交能力」、「情緒穩定」、「較好的學業成就」及「成人期進入較穩定的親密關係」。她提醒,嬰幼兒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具有「內在解讀爸媽」的能力,所以要教養出情緒平穩的寶寶,爸媽必須先「以身作則」。

孫明儀說,親職關係的核心價值包括:「保護」、「養育」、「引導」、「愛與尊重」、「愛與尊重」、「清楚的限制」以及「視挑戰為常態」。她提醒,在親職教養上,沒有「完美的爸媽」,但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爸媽」,然後不斷地學習及自我省察來修正。

曾經有一名個案很無助地前來諮商求助,因為當個案張開雙臂要擁抱自己的孩子時,孩子不是迎上前去,而是驚恐地逃開,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個案「太常打孩子」,所以孩子本能性地認為媽媽張開雙臂的動作是要打人,所以就防衛性地逃開,這就是提醒為人父母者在親職關係上「保護」及「愛與尊重」的重要性。

但孫明儀也提醒父母教養孩子「清楚的限制」的重要性。她說,稚齡的孩子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要與他們的情感同在。但若是孩子是交由專業人員(保母、幼教老師)來帶養時,父母要陪伴孩子在親子相處的時刻,可以適應且融入團體生活,這當中兩個大原則及界線就是「健康」及「安全」。

例如孫明儀從自己兩個小孩嬰幼兒時期,就要求他們遵守「回家要洗手」的規定,有一次老二不願意配合,鬧情緒「魯」了半小時,她在堅守原則的情況下,給了孩子自己選肥皂還是洗手乳來洗手的選擇,孩子知道媽媽的底線後,也願意配合。

清楚界線 孩子學習自己做選擇
「父母教養孩子,要在清楚的界線下,給孩子自主做選擇的機會。」孫明儀說,孩子從出生開始,親職關係的互動就是一連串的挑戰,孩子鬧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重點是孩子有沒有從爸媽身上獲得安全依附關係的信任感。

「孩子會從父母的眼中,看到他自己!」孫明儀說,嬰幼兒都會有無理取鬧及調皮搗蛋的行為,父母切忌用負面的話語去指責,而是要從孩子的行為中,找出可以陪孩子一同修正的地方,有耐心地陪著孩子來改進。當孩子感受到「原來我是可以這樣被愛」時,隨著語言及行為能力漸長,孩子就可以情緒平穩地去跟父母溝通,減少哭鬧及情緒化反應的機會。一般來說,一個從小就在父母營造充滿愛和尊重環境成長的孩子,四歲左右,情緒就會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咬指甲是情感需求未被滿足
孫明儀也和父母們進行互動與交流。有家長問道:「我的孩子到了幼兒園還會吃手及咬指甲,怎麼解決?」孫明儀說,孩子是藉著咬指甲,希望父母能夠解決他的情感需求,若是定睛在解決「咬指甲」這件事,孩子的焦慮來源沒解決,仍會透過拔頭髮或是拔眉毛等方式來抒壓。

再則,有家長問道:「手足之間爭寵,兄姊會有打弟妹的情況,怎麼排解?」孫明儀說,若是家中有新成員加入,對於稚齡的子女而言,就是分配到父母關愛時間的減少,所以他們會因著「嫉妒小寶寶」而有脫序的行為。她的建議是,父母仍要把時間分別出來,跟較年長的子女「一對一陪伴」,幫助他們了解,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安全且獨特的,這樣就能減少因手足爭寵而衍生的糾紛。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親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愛與尊重立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