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李建宏

近來一位因為於大陸出生導致失去國防醫學院入學資格的個案,引發各界議論,同時這個事件也凸顯民進黨政府狹隘的反中思想,凡是跟中國有關就要處處設限,杯弓蛇影而非以海納百川的態度來經營,這個事件的學生父母均為台灣人,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理論上我國的規定是屬人主義,這個學生本來就是中華民國公民,但離奇的地方在於陸委會自行繞過憲法搞了自己的內規,針對在中國出生的人做限制,這樣逢中必反視憲法於無物的陸委會,是相當荒謬的存在。

在中國還處在文化大革命的動盪年代,常常有人因為父母親友,所謂的「成分」被刨根問底歷經磨難批鬥,時人感慨的將這樣的遭遇叫做犯了「出身罪」而今中國已經將文化大革命曾經的荒誕暴力掃進歷史的垃圾桶,只有民進黨主政下的中華民國,走回中國曾經的荒誕,任何跟中國有關的人事物,不是被圍剿,就是被狹隘的橫加限制,彷彿那個動輒得咎感慨自己犯了「出身罪」的年代再一次於台灣社會復活,這個被國防醫學院拒絕的孩子,給人一種自己犯了「出身罪」的感慨。

ADDY9133
圖片取自:(wikipedia

一個理性成熟的國家,應該用海納百川的態度來對待他國事務,尤其我們與中國在文化及經濟往來,本身就是關係緊密的情況,並非粗暴的用政治干預割裂可以割捨,所謂逢中必反更多的是民進黨為了政治利益而非國家利益產生的荒唐操作,在李斯的諫逐客書中這樣對當初聽信讒言驅逐客卿的秦王闡述利害「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而今民進黨政府居然連父母均為台灣人,只是出生在南京的優秀學生都容不下,何談為國招攬人才?理智來說逢中必反本身就是一種開民主倒車自絕中國民心的愚行,試想當中國人甚至人才都樂於移居台灣為中華民國效力,這宣傳的效果勝過槍砲,狹隘的態度是不得人心的毒藥,戰國時代秦國能一統天下吸納敵國人才為自己所用功不可沒,而今台灣處於四戰之地更要吸納人才及民心為己用,如果繼續狹隘的逢中必反連一個父母均為台灣人,只是出生在南京的優秀學生都容不下,最後只會失去民心增加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