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敏靜

在台灣浩鼎風暴延燒之際,加拿大最大製藥公司范立恩股價大漲四十倍後,再暴跌九成,並拖垮一票對沖基金的故事,值得投資人深思。

許多人沒聽過范立恩(Valeant Pharmaceuticals)這家製藥公司,卻可能用過它收購的公司產品,像是博士倫的隱形眼鏡。這家加拿大市值最大的製藥公司,過去8個月醜聞纏身,除了哄抬藥價遭美國國會調查,還爆發做假帳事件,被稱為「製藥界的安隆案」(Enron)。在這段期間,該公司市值曾暴跌9成,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則虧損30億美元。

在二○○八年以前,范立恩只是一家平凡無奇的美國製藥公司,那年二月新執行長皮爾森(Michael Pearson)上任,公司立即脫胎換骨。曾在麥肯錫擔任管理顧問的皮爾森,唾棄成本高昂的製藥研發,改以併購追求公司的急速成長。《紐約時報》指出,相較傳統大藥廠將營收的15至20%投入研發,范立恩只有3%。

皮爾森任內至少進行50件收購案,范立恩股價由○八年十月的每股6.65美元,去年八月一度衝上歷史高價263.81美元;但今年最低僅25.27美元,四月三十日為33美元。

藥廠提告 掀詐騙疑雲

一○年,范立恩為了避稅,買下加拿大藥廠Biovail,將稅籍遷至加拿大,搖身一變成為加國公司,執行長皮爾森仍坐鎮美國新澤西州。

范立恩由峰頂跌到谷底,最初是因為以深度金融調查為宗旨的南方調查報導基金會(SIRF),在去年十月十九日發表一篇揭弊報導。該基金會無意中發現,加州一家藥廠R&O Pharmacy向法院提告,要求裁決他們並未積欠范立恩款項。

原由是,去年九月,R&O突然收到范立恩的催債信,要求支付近7000萬美元的「發票金額」。R&O很納悶,因為他們與范立恩沒有直接業務往來,更沒有拿過發票。不過,R&O倒和費城一家專業藥廠Philidor Rx有往來,而後者的唯一客戶是范立恩。

R&O的律師回信給范立恩說,由於他們沒有收過發票,這意味著有人同時在詐騙他們兩家公司,不然就是范立恩在詐騙他們。對方一直沒有回音,R&O於是在十月初提告。這是華爾街首度聽說Philidor這家公司,以及兩家公司之間的可疑關係。

該篇報導公布三天後,專門爆料及狙擊上市公司的放空機構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也發表報告,質疑范立恩涉嫌利用Philidor的黑箱關係製造出一個「幽靈藥房網絡」,這是范立恩「開立發票以欺騙會計稽核人員及做假帳的騙局」。雖然范立恩馬上提出說明,當週股價仍重挫四成。

今年二月底,因嚴重肺炎而請病假兩個月的皮爾森,銷假上班後又丟出震撼彈,表示在內部調查之後,必須重新公布前兩年的財報。這一來,股價又歷經一波大跌。

然而,浮報營收是該公司諸多爭議之一,另一項引發聯邦政府關切的作法是哄抬藥價。

美國製藥業近來為人詬病的現象,是藥廠買下價格偏低的藥品後,立刻大幅調漲藥價,從中牟利。例如,范立恩於一四年購買益舒庇爾(Isuprel)與耐危壓(Nitropress)兩種心臟藥物的權利,當天隨即宣布將售價分別調至1346.62美元與805.61美元,調幅高達5倍與2倍。去年買下Salix藥廠,又將糖尿病口服藥物格華止(Glumetza)調漲八倍。

股價暴跌 拖垮多家基金

范立恩曾是多家基金公司的最愛,出事後,基金業哀鴻遍野。對沖基金大戶艾克曼是該公司第三大股東,他在一五年二月以每股161美元開始買進,持股5.7%,十月加碼至9.9%,年底時以節稅為由,減至8.5%。

艾克曼的公開上市封閉式對沖基金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跟隨范立恩同步起落,去年八月淨資產價值達到高峰,每份受益憑證近30美元,如今只剩14.7美元。今年以來,該檔對沖基金淨資產已縮水25%(至三月二十二日),去年則虧損20%。

三月十五日,范立恩發布預警,除了延後公布季報,並警告公司債有違約風險,股價應聲腰斬至33.51美元,艾克曼的基金單日損失10億美元。

即使遭受巨額虧損,艾克曼仍堅持該公司資產價值是目前市價的數倍。三月二十二日,范立恩撤換執行長,艾克曼加入董事會。他極力安撫投資人,表示知道如何整頓,但能否成功是一大問號。

不過,最倒楣的還是范立恩的第一大股東─美國知名共同基金Sequoia。該基金自一○年開始買進,去年一度曾占該基金資產的3成。五名獨立董事已有2人辭職,以示為持股暴跌負責。71歲、掌舵該基金多年的戈德法布(Robert Goldfarb)三月二十三日黯然請辭。

儘管范立恩表示已中斷與Philidor的業務關係,也停止爭議性策略,但在接連調查下,利空恐將一波波襲來。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藥商范立恩市值慘跌九成啟示錄 爆假帳醜聞 連華爾街基金大戶都翻船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