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Governor Tom Wolf/flickr/cc

美預防霸凌APP 讓學生自發幫助被霸凌同學美預防霸凌APP 讓學生自發幫助被霸凌同學美預防霸凌APP 讓學生自發幫助被霸凌同學

助學生找到吃午餐同伴
《赫芬頓郵報》報導,這款手機應用程式在今年九月初上市,它可以透過電子郵件或是臉書帳戶註冊,讓學生任命自己為「使者」,並邀請其他人加入。「使者」可以張貼「公開午餐」活動,邀請想要找同伴的用戶加入「使者」的餐桌,一起吃午餐。

由於美國校園中經常發生霸凌事件,像是漢普頓發明的這種可以用來尋找同伴、反霸凌的手機應用程式和其他類似工具,就變得很重要。退休的教育學者德萊爾(Jim Delisle)在接受《洛杉磯每日新聞》訪問時指出,這款應用程式是必須的,它對於需要朋友的孩子就像生命線一樣,尤其是那些在校園中經常遭人漠視或是嘲笑的學生。

漢普頓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她因為受人霸凌而被迫轉學,因此想要做點什麼,用正面態度面對霸凌事件。她說自己轉學以後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會像那些之前看著她孤零零地吃午餐,受人霸凌,卻冷漠以對的學生一樣,因此她覺得自己有必要站出來,做點什麼來幫助那些跟她一樣遭受霸凌的學生。

學生自發性地干預效果更佳
去年十一月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這種反霸凌工具對於防止霸凌事件相當有效。普林斯頓大學、羅德大學和耶魯大學在2012年到2013年間聯合進行了一項社群網路實驗,觀察紐澤西州五十六所中學的近兩萬五千名學生,結果發現,與學校行政單位努力防制霸凌的效果相比,只要有影響力的學生站出來,發言反對霸凌事件,就會對周遭的校園文化產生重大影響,數據顯示因為有學生自發性地干預,舉報的學生衝突事件減少了三成。

今年十月是美國的全國防治霸凌月,也是2006年由PACER 創立的「國家霸凌防治中心」成立十週年紀念,類似該中心所推行的防治霸凌計劃,運用各種工具和資源來協助霸凌受害者,防止霸凌事件再發生,並分享霸凌故事,讓世人知道霸凌受害者並不孤單。防治霸凌計劃強調學生、老師、學校行政人員之間關係的重要性,因為這些相關人士對於校園文化、霸凌事件發展的階段和霸凌的忍受程度都有影響。

如何知道身邊孩子遭霸凌?
霸凌有各種形式,包括身體霸凌、言語霸凌、情感霸凌和網路霸凌等。校園反霸凌守則中包含了協助霸凌受害者、與他們為友、阻止有害及不實的訊息繼續傳播、讓更多朋友介入、結交自己朋友圈之外的朋友、注意自己學校中的霸凌政策、幫助校園新生、拒做霸凌旁觀者、制定反霸凌計劃、讓人更多了解校園霸凌的情況等。

根據「防止霸凌網站」(stopbullying.gov)指出,觀察你身邊的孩子是否遭人霸凌,要注意的跡象包括:受了傷卻無法解釋原因、經常頭痛或胃痛、身體不舒服或裝病、難以入睡或是經常做惡夢,飲食習慣改變、不吃早餐或其他正餐、暴食、成績退步、感覺無助或自信心低落、出現自傷自毀行為等。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美預防霸凌APP 讓學生自發幫助被霸凌同學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