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ZERA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曾幾何時,碩博、士找不到工作的新聞不再是新聞,似乎已經變成一個常態性的社會現象,於是記者為著吸睛就會聳動的報導諸如博士賣雞排的新聞,引發輿論對於學用落差的諸多討論。其實仔細思索這些花超過二十年左右讀書的碩博、士,若是學成無用武之地,對個人或是家庭是浪費生命時間,心理上的挫折也難以言喻;對整個教育資源也是浪費,因為國家培植的人才不能適才適所,滿腹經綸沒有發揮的餘地,這是很嚴肅悲哀的社會問題。

歸根究底這是一個連環性的問題,從早年政府配合教改人士盲目粗糙的高喊廣設大學,讓人人有大學讀,大學生人數激增,大學的師資不足,於是廣設博士班。根據教育部的統計2004年到2014年之間,台灣碩、博士班增加超過1000所,一份內政部的統計到2015年為止,國內碩、博士人口達到123.7萬人,雖然每年人數有減少,以增加的速度來看,3年後將恐怕高達150萬人,高學歷不再是就業的保障,求職的競爭會更為激烈。民調也顯示年輕人也意識到,追求最高學率在職場上投資報酬率並不是絕對正相關。

當少子化的浪潮襲擊之下,大學招生困難,大學開始在談整併的退潮機制,所需要的師資相對地逐年減少,於是很多大學師資常見減薪、縮編現象,目前這種供需之間的正常趨勢尚未取得平衡,於是流浪博碩士充斥,很多的博碩士從事的是兼職的工作。

列舉台灣高教師資幾個失衡的現象:
1.台灣教授薪資講的是齊頭式的平等,在全球的排名在很後面,於是沒有辦法網羅國際頂尖優秀的人才。
2.台灣優秀的教授被周邊的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高薪攔截,有人才斷層的現象,當一個教職出缺,有幾十個博士來應徵,台灣真正缺的是優秀的教授。
3.台灣這幾年,高教的蓬勃發展,很多年輕人選擇留在台灣進修而不願出國,這會產生近親繁殖的現象,留學生人數大大落後中國大陸、印度、南韓等國,進入美國頂尖學校的人數銳減,在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也隨之遞減。

目前的狀況就是沒有那麼多大學和研究機構可以吸納如此大量的博士生,所以在招生的時候就應該區分適合產業的專業人才或是適合從事教職及研究的人才,同時推動大學教師轉業訓練,將學術性的研究轉換成可以和企業連結的實用性。.過去2005年啟動廣被批評的5年500億計畫,10年下來花了1000億,目標是要讓台灣的大學擠進世界100大,成效並不顯著,不如加強產學合作,由政府出資讓博士後人才到企業界工作。例如:教育部統計過去10年生技業培植了2000名博士,但是4成未能找到工作,學用落差嚴重,後來由科技部每年花3億篩選人才進入企業界,政府付第一年的薪資,後來這些人在生技業的留用率將近百分之百,就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成功模式。同樣的5年500億的金額也可以用來補助博士後人才到先進國家進修,或是與國外簽訂人才交流計畫,實質的培養國際人才。

當少子化如海嘯般的襲擊台灣,影響所及讓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源枯竭、大學師資過剩、還有碩博士的失業問題逐年地浮現,人才是國家的根本,這麼多閒置的碩博士生,這個問題其實已經討論了很多年了,造成這樣的現象,政府責無旁貸,各部會理當更積極主動來運用資源協助處理。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