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默鳴曲

蔡英文執政兩年把台灣的鎖國政策執行得更為徹底,國際化是一個全球的趨勢,英文只是基本的工具,會英文不代表就是國際化,但是不會英文就談不上和國際接軌,我們的最新課綱把高中生應該學習的英文單字從7000字降為4500字,一般的綜合和技職高中生只要3500字,學會更多的英文單字不代表英文學習的全貌,單字不過是學英文基本的門檻,進了大學有些需要讀原文書,基本的語彙是需要1萬5千個字彙以上,限縮學習的字彙其實是在開倒車,因為很難銜接大學學程。2017多益成績統計,在49個國家當中名列第40名,成績可以用很爛來形容,現在的教育政策不是急起直追,卻是選擇放鬆墮落。文言文的比例遭到同樣的調降,課綱委員會將文言文的比例從45%-65%降到30%,這個去中化是與意識形態有關的政策,這也是教育政策在引導我們死守海島,唯一被鼓勵的顯學就是新南向,學生除了鄉土語言,東南亞7國語言也納入國小必選,國中選修。

NJI

圖片取自:蔡英文 Tsai Ing-wen FB

科技部日前發文給各公私立大學院校科研機構,現職專任教教師暨相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參與中國大陸各項國家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現任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不得應聘至中國大陸任教。這是針對大陸惠台31條政策之後,正式公文防堵我們的專任教師到大陸任教,製造寒蟬效應,多跟大陸文化學術往來很可能就會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法律,這是加緊的限縮兩岸學術交流。但是人才的流動政府可以用行政力量來封鎖嗎?現在的高中生要到大陸去讀大學,這是學生和家長共同的決定,政府去關切校長能夠攔阻各縣市的名校高中菁英赴大陸的決心嗎?留在台灣面對的是低薪,沒有盼望的未來,政府的兩岸政策把台灣的國際舞台一起鎖死,沒有辦法走向世界,留下來讓未來更沒有自信,反而是自卑只能追求小確幸。這些名校的學生積極進取,有企圖心,看到台灣在世界舞台的競爭力被邊緣化,時間和機會稍縱即逝,所以愈來愈多的高中生選擇到中國大陸還有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接受挑戰,也給自己創造無限可能。政府出動監察院和教育部關切,甚至調查局登門拜訪校長,希望從源頭來制止蔚為風氣的出走潮,其實真正可以牽動學生離開台灣到海外讀大學的關鍵因素不在校長,而在教育部。教育部執掌台灣的教育政策,提供教學資源栽培學生,但是很不幸的是,台灣目前的教育部長是有史以來爭議最多的部長。

NJI1

圖片取自: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B

法務部政次蔡碧仲在立法院答詢說,吳茂昆違法,不表示管中閔沒違法,既然是認同吳茂昆違法,為什麼法務部不查?吳茂昆到立法院被國民黨立委要求下台,吳茂昆淡定的說如果有人告訴他明確違法他就下台,吳茂昆有沒有違法,市井小民都可以言之鑿鑿地講出他的罪狀,但是司法怠惰不啟動調查,讓吳茂昆可以藐視法律,好官我自為之,這是道地的雙重標準,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政府執法的時候隨著人意曲解的法律,讓法律的神聖和嚴肅不再,因為淪為主政者的工具,不是發奸摘伏,斷定是非曲直,法律被政客蹂躪,法治的根基動搖,司法無法被人民信賴來建立公平公義的價值。

教育部容許監察院、調查局進入校園關切高中校長,檢調一通電話就可以約談台大遴選委員,這些遴選委員都是當過大學校長、部長的學術菁英,被檢調長驅直入,伸手到校園扼殺校園民主,他們感到憤怒、恐懼,教育部長不置一詞。教育部對於檢調介入校園的事情表示不知情,表示那是司法的事情,這個事情鬧得滿城風雨,教育部長可以佯裝不知,就不知教育部所司何事了。這樣的教育部長,這樣反智的教育環境,鎖國的教育政策,有什麼誘因可以留下高中生驛動的心,驅走這些名校高中生的正是教育部。

 

延伸閱讀:

治國只剩檢調約談這招嗎?

韓國瑜會是大衛對歌利亞嗎?

如何甩掉吳音寧這個包袱?

兩週年一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