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梁瓈月】

過年快到了,家家戶戶忙著打掃環境、準備年夜菜,依照習俗我們會有一道魚料理稱為”年年有餘”,不過近幾年因為海洋資源枯竭,許多魚類已經漸漸從我們的餐盤中消失了。

(影像來源:台博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表示,有研究發現:近30年,北台灣的魚種已經少了7成,且隨著消費趨勢及打撈技術的精進,海洋裡的魚變少,所以價格也跟著變貴。

科學家預言到了2048年,大海中可能會「沒魚可吃」,他們為此發起「永續年夜飯」行動,製作永續海鮮推廣食譜及海鮮指南摺頁,告訴民眾如何在兼顧美味的同時,又能愛護海洋。國立台灣博物館表示,避免食用特定魚類的原因有5個,第一是這些魚已遭過度捕撈、野生數量遽減;第二是牠們成長慢、代表資源不易恢復;第三是屬於食物鏈高層生物;第四是屬於定棲性生物;最後,撈捕的方式會破壞棲地或造成混獲。專家表示,若再不重視這些問題,30年後可能面臨無魚可吃的狀況,「到時候大家只能吃水母!」

為了永續的海洋生態,臺博館還與海科館共同發表「永續年夜飯」宣言,呼籲國人選擇《海鮮指南》中「建議食用」的海鮮,為推廣保育瀕危海洋野生動物,透過指南可以得知大眾海鮮挑選原則、建議及避免食用的海鮮種類。
建議民眾選購在地食材減少碳足跡,多多食用友善環境的農產品,讓野生動物也能吃一口,並多食用蔬食。期望民眾在選擇食材時花費心思,用消費的力量給予大自然喘息休養的空間,從日常生活就可以實踐生態保育。

購買海鮮時,建議依循以下原則:
1.選擇常見種(量多),避免稀有種。
2.選擇銀白色魚種,避免有色彩的魚種。
3.選擇迴游種,避免定棲種 (前者種類少數量多)。
4.選擇泥沙棲性物種,避免岩棲性物種 (後者種類多數量少)。
5.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耗能)。
6.不買長壽的大型掠食魚(汞等重金屬量高)。
7.選擇養殖魚,避免海洋捕撈魚 (野生魚類已經越來越少)。
8.不買養殖的蝦、鮭、鮪(其餌料為魚粉或下雜魚)。
9.購買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
10.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遵循底食原則。
11.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民眾也可多食用中小型洄游性魚類、野生資源量尚豐富、撈捕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海鮮,例如透抽、軟絲、竹筴魚、沙丁、飛魚、四破魚等。讓民眾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直接幫助海洋保育。

另外,因為全球人口的大幅成長,全世界有47%漁獲已被完全開採,大約有28%的魚獲是過度開發或已經耗盡。有些國家會推”海洋委員會MSC認證”,避免人類對魚類的需求量增加導致生態失衡,這在世界多國行之有年,國際上已有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與海洋之友(Friend of the Sea)等組織針對野生捕撈的水產進行認證,確保漁業永續利用、減少環境衝擊,並施行有效管理。不過台灣目前這方面認證並不健全,若能加強認證制度,將可輔導海洋漁業捕撈業作業符合食品安全與永續的標準。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