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Photo Credit: szjeno09190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21次大會(COP21)在法國巴黎經過二週的艱苦談判,終於在十二月12日傍晚由與會195國代表一致通過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簡稱「巴黎協定」)。這是一項歷史性的國際協議,標誌著全世界都必須認真面對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一起攜手同心去解決人類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犯的錯誤,修補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巴黎協定」是奠基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2007年巴厘路線圖、2009年哥本哈根協定、2011年德班平台等一系列談判的成果基礎上,依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基本原則(也就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各自可承擔的能力)所制定出來。內容匯聚過去歷屆會議所關注的議題,包含了溫室氣體減量、防災調適、資金援助、技術提供、建置低碳能源系統、監督透明化等要素;也展現了減緩和調適的平衡性,強化行動和支援互相匹配,以及責任和義務彼此符合的要旨。

確立本世紀升溫不能超過2度
新出爐的「巴黎協定」重點內容有:
(1)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在本世紀結束前不超過攝氏2度,並且向攝氏1.5度的目標努力邁進。
(2)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要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排放的峰值,然後持續降低,並在本世紀後半期(2050年之後)使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自然界(樹木、土壤、海洋)的吸收量之間取得收支平衡。
(3)已開發國家自2020年起每年提撥1千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全球暖化的衝擊。
(4)為解決目前各國所提出「自主減碳貢獻」的總量還不足以實現低於攝氏2度的控溫目標,從2020年後,每5年將有一次因應氣候變化的全球總體盤點,以協助各國提高減碳行動的強度。

因此,「巴黎協定」最大的重要性就是宣示世界要開啟一條發展的新途徑─在未來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不要再讓地球付出沉重的代價。世界各國必須實現綠色低碳、適應氣候極端變化和資源永續發展的新策略。對於工業革命以來全世界以化石燃料作為驅動力的經濟型態,已經啟動了歷史性的轉型,並導引世界各國轉變為新的綠色經濟型態和低碳節能的生活方式。

減量機制基於各國減排目標
從表面上看來,「巴黎協定」確實定出了令人鼓舞的目標與大方向;但是很少人意識到要實現這些目標的艱巨性。這項劃時代的協定一旦執行,就表示在未來幾十年間,全球要將溫室氣體的淨排放量降到零。這是一個難度十分高的目標,也是「巴黎協定」最為人所批評的地方:協定中對溫度的升幅有清楚的目標,卻對碳排放的減量僅有概略的敘述,缺乏一個對等的具體期程。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在2013年發表的評估報告,如果能在本世紀中期將目前的碳排放量減低40%到70%,才有三分之二的機會將氣溫升幅限制在攝氏2度以內。如果要達到新協定希望達到的攝氏1.5度目標,本世紀中期減碳幅度就需要提高到70%到95%;但是這些重要的數字都沒有出現在新的氣候協定裡。由於整個減量機制都是建立在各國自行制定減排目標的基礎上,並沒有具體的準則明確要求如何完成這些減碳目標,因此,最終是否真能實現,還是令人擔憂。更麻煩的是,目前全人類的時間已經很緊迫,「巴黎協定」還要等到2020年才開始生效實施。

建立低碳節能 安全防災社會
雖然「巴黎協定」並不完美,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內容,氣候變化的難題也不會因為有了巴黎協定就一勞永逸;但我們終究向前踏出歷史性的一步,「巴黎協定」已建立起全球亟需解決危機的長期架構。這是世界朝向低碳發展的一個開始,接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推動。

台灣是地球村的一員,因應氣候變化一方面是推動我國永續發展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打造人類共同未來的基本責任。今年七月開始實施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已經顯示我國願意主動承擔了節能減碳的國際義務,未來還需積極配合「巴黎協定」,不但要落實減排的自主貢獻目標,全國上下更要加速向前建立低碳、節能、安全防災的社會與經濟體系,重建台灣生態環境的完整健康,完成這個世代的「方舟行動」。

聖經教導我們基督徒在世為人,「凡事不可虧欠人」,我們的世界正在偏離神的律例與法度,選擇了自取滅亡的道路。值此時刻,教會也不能置身事外,世界雖然遭受人類無情的摧殘;但造物主並沒有拋棄我們,在祂愛的計畫裡,神仍然等待我們悔改回頭。「巴黎協定」難度很高;但也是我們的盼望與機會。

教會與牧者應該帶領信徒一起關心改善受傷的生態環境,不論是主日講台的傳講或設立團契小組,低碳、節能、安全防災都可從教會實施做起,再擴及社區和社會。我們應該用一個「常以為虧欠」及「做個好管家」的態度領頭去因應未來的環境變遷挑戰,不要讓「巴黎協定」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別讓地球繼續付出沉痛代價。深願眾教會都能努力實踐,愛護地球,榮神益人!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 巴黎氣候變化協定開啟人類發展的新起點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