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所開發的 AI 應用 DeepSeek,近來已成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甚至進入某些國家的 App 商店下載量榜首,然而關於 DeepSeek 的爭議卻也層出不窮,尤其是在使用者的資安保障方面。
在美國、中國於 AI 技術互相競爭,以及雙方之間「互不信任」的背景之下,無論是美國海軍、NASA 甚至是民主陣營的台灣政府,幾乎都在最短時間內,發布公告禁止使用 DeepSeek。
DeepSeek 成為中國的「情報寶庫」
DeepSeek 的突然崛起讓全球 AI 專家措手不及,除了對其開發成本的質疑外,更關鍵的問題仍是由中國廠商所開發的 AI 模型及相關服務,本身所帶來的隱私安全風險。
專為企業提供策略建議的風險管理公司 Longview Global 資深政策分析師 Dewardric McNeal 就表示,中國不法份子若有心利用 DeepSeek 取得、蒐集使用者資料,其能夠入手的資訊量將比 Google 搜尋高出 20 倍。
曾經詳細研究過中國當地法規,理解該國政府對於企業資料共享要求細節的 Dewardric McNeal 直言,DeepSeek 之於中國政府,將是一個「資料豐富的情報寶庫」。
Dewardric McNeal 進一步表明,DeepSeek 存在十分明顯的資安風險,例如民眾的財務資料或健康資訊,可能會因為主動使用 DeepSeek 而遭到竊取,同時網路安全公司亦曝光 DeepSeek 系統本身存在多個漏洞,該服務日前亦遭受嚴重的網路攻擊。
藉開源打入供應鏈,研究西方企業行為
此外,資安專家更指出 DeepSeek 還有比竊取民眾隱私更加深層的風險,即中美強權之間「更大格局」的互相競爭。
舉例來說,中國情報單位可以利用 DeepSeek 服務,蒐集美國、西方國家使用者的各種行為,藉此瞭競爭對手的各種面向,找到弱點並加以挑撥離間。
Dewardric McNeal 說,雖然民主世界不會因為某個美國人使用 DeepSeek 而立刻滅亡,但該模型本身所採取的開源模式,將有機會讓中國於產業層面,因為企業的主動採用,進而取得美國供應鏈的機密資訊,讓中國政府偷偷了解西方企業究竟正在做什麼,甚至找出方法互相競爭。
Dewardric McNeal 直言,美國國安單位目前在 DeepSeek 身上所看見的憂慮,正是從上述角度思考過相關問題。
隱私權條款如同白紙一張?
曾任拜登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特別顧問 Matt Pearl 也指出,DeepSeek 目前所對外公告的隱私權相關政策,應該要引起民眾與企業的高度警覺。
Matt Pearl 說,DeepSeek 的隱私權條款簡直就像白紙一張,不僅沒有看出任何對使用者的實質保障,更只受到中國當地法律約束。
此外,想要使用 DeepSeek 服務的民眾,不僅必須允許軟體進行跨裝資的資訊蒐集,為廣告商提供相關資料,App 甚至還能取用硬體層面的攝影機及麥克風。
Matt Pearl 認為,如果中國政府就是想要透過 DeepSeek,吸引民眾主動放手這些權限,那麼這件事本身就構成了風險。
牽扯地緣政治,密切注意未來風險
Matt Pearl 進一步提及,未來 DeepSeek 可能會透過更新,將原本正常的軟體,刻意注入惡意程式碼,讓使用者的資安受到威脅,畢竟 DeepSeek 早已藉由超高下載量,進入許多民眾的手機之中,業者將來只要推送一次更新,就能十分輕鬆地發動相關攻擊。
致力於推廣隱私權保障與 AI 治理的非營利組織,即國際隱私專業人員協會研究與洞察力總監 Joe Jones 亦表示,類似 DeepSeek 這樣的「破壞者」,將會使民眾的隱私權保障推動工作變得更加艱難。
Joe Jones 說,DeepSeek 這類的嶄新技術總是會顛覆現況,並且讓人類重新思考 AI 治理的各種方法,而這項工作本身就很有挑戰性,尤其關於 DeepSeek 相關風險的辯論,更是跨越國家跟多個領域,甚至還牽扯到瞬息萬變的地緣政治環境,資安問題也因此變得更加複雜。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專家警告 DeepSeek 隱私保障「一片空白」,資料收集量比 Google 高 20 倍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