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勳慶

國內政壇目前熱度最高的就是民進黨操控下的罷免奪權,以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立院質詢法務部長掀波的示範帶風波,而此一風波除了引發立委王義川提告外,更引爆討論話題就是法庭審理又或者檢察官偵訊是否直播公開辯論。當然也很快的在YT影片上,一些播客也把檢察官楊大正和吳文正偵訊影音公開,幾乎到了成為全民公敵又民情憤怒地步。而面對這些挑戰法務部長恐慌不安到口抖皮垮畫面,更是讓國人看破其心虛中必有隱情一面,那在法律專家和雜誌都報導此一議題下,其實更該從國民角度去探討問題成因何在。

的確法庭上的直播審判過程,會造成二度傷害或案情失焦,甚至成了個人秀而扭曲民眾看法。基本上這些在國外都有討論,又在不同程度上又預防措施。目前龐大民心會有巨大力量認同直播,問題出在長年下來對法官和檢察官審案與問案上的野蠻粗暴和利用權勢上進行人格羞辱和踐踏,當代國家法律公訴人的檢察官,狂傲自大把偵訊室當成私人刑堂,問案過程高度情緒暴走,法務部長只會在立院敷衍回答立委,是否懇切問案會列入考核,但整個檢察官評鑑卻是官官相護,評鑑有如蚊子叮牛角,這些合法流氓橫行數十年,那誰當家高喊司改,對人民而論都是空話、放屁。

ADEY1594
圖片取自:(wikipedia

而最激起人民反感又憤怒之處,就是法官和檢察官都屬於通過國家考試及格,並且受訓分發下的公務員,在此種情形下一但偵辦或審理和政治有關的案件,能否站在民主自由和憲政高度去論法,外界便會有是否淪為政治打手的看法。若事後在考核升遷又證實存有政治和司法間的「對價」,甚至法務部長在立院都脫口「北檢忙政治」、「鏡檢」,一些政治色彩鮮明媒體,還可以偵查搶先報,來進行打手般的操作,那民眾自然會認為站在個人法律權利上,法庭審判可選擇是否公開可以有合規範,但在對「惡檢」耍流氓般的偵訊,直播成了反制和司改的起步。

當法務部長和司法院派出代表在立院,用長篇大論討論不宜直播公開法庭真相,或許有保護犯罪受害者精神。但更當反省自問之處,法庭上和地檢署內,數十年一直存著侵害人權又惡形惡狀的法官和檢察官時,司法何以不能進行自主殺菌除害,當人為亂源和政治、政客狼狽為奸時,卻用鄉愿和不得罪人去自腐,那檢察官偵訊攤在陽光下其實是種他律,也是基本法治社會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