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宋磊
長期以來,台灣視美國為安全、經濟合作的夥伴,但美國對於台灣的角色認定,隨著國際與區域情勢變化有所改變。舉例來說,在美國和中華民國(台灣)存有邦交時期,雙邊關係的確存有軍事協防機制,當時中華民國在美國的眼中,不但是對抗中共的一個堅實盟友,也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相當重要的反共聯盟,在當時美國政府的支持下,中華民國對於美國而言更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盟友關係。
然而,伴隨著70年代國際劇變,加上美國的一中政策有所調整,美國於1979年正式和中華民國斷交,轉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自此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從原本的官方交流,正式降為半官方關係,將原有的駐華大使館更名為「美國在台協會」,至今超過40餘年。
2017年川普首度擔任美國總統,2018年美中正式爆發貿易戰,美國為全力遏制中國大陸的國力發展,從貿易關稅、印太戰略、科技戰、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之爭下手,如今的美中關係依舊在強權競爭與對抗的階段,台灣因本身握有高科技晶片製造能力,造就出美國極為仰賴台灣所出口的高階晶片的景象。
圖片取自:(FB賴清德)
然而,川普二度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經常性的抱怨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二度就任後依舊不改說詞,持續針對台美晶片貿易進行批判,日前更再度點名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更強調「如果他們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並在台灣時間十四日凌晨2點宣布「對等關稅計畫」,十四日中午台積電股價立刻下跌,收盤時跌了30元,當日以最低價1060元作收,跌幅達2.75%,連累台股大跌246.8點,終場以23152.61點作收。
總統賴清德於十四日中午針對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計畫」於十四日上午九點半招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十一點正式招開記者會,強調應AI晶片聯盟,殊不知川普政府對於建立傳統的合作、聯盟不抱興趣,反而是強調各國從美國賺取多少錢?構成多少貿易逆差?
換言之,美國從二戰結束以來建立最大的合作、聯盟(軍事、經濟)體系,其相關的價值在川普眼中正逐步動搖、解構,政府若持續認定能和美國透過建立「聯盟」的方式來獲得川普政府信任,最終將有可能在未來台美貿易受創,持續成為川普總統眼中撻伐的對象。
賴清德信誓旦旦認定在美中台三邊關係台灣為「旗手」的角色,殊不知該思維在川普政府任內恐將成為棋子,一切得視川普政府如何對付銷售大量晶片到美國的台灣,換言之台美關係正受到史上最嚴厲的考驗。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