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Yuan Photo Credit:Tony Tseng CC BY 2.0

南投縣政府教育處本月巡迴13鄉鎮市偏遠國小,分別前往桐林國小、頭社國小、桶頭國小進行「併校指標說明座談會」聽取地方意見,與會人士紛紛回應不願裁校的原因,表示「不應以學生數為指標,且裁併校並非解決偏鄉教育唯一辦法。」

自由報導,目前26名學生的桐林國小,由於學生數逐漸減少,今年補進的新生也才3人,針對縣府要對併校進行座談,社區表示,學校與社區不論是教學或活動,都已融為一體,尤其近年社區力推在地產業,學生認識鄉土文化也獲得不錯的成效,一旦裁併校,學生就得往山下同富國小就讀,對學生和家長都很不便。

至於頭社村長黃順昱則表示,當地單親外配等子女學習全靠頭社國小,現在卻因學生人數28人被列入併校觀察名單,恐將逼迫他們到更遠的水里或魚池國小,縣府只把廢校歸咎少子化,卻不反思提升農村競爭力、讓青年回鄉,尤其頭社近鄰國際觀光區日月潭,若能發展雙語特色,也可能成為當地學校發展契機。

聯合報導,而桶頭國小校長林惠娟表示,小校學童逾半為弱勢家庭,礙於經濟因素留在偏鄉,在小校團隊認真教學且關懷下,孩子課內外表現甚至優於市區生,這些學生若換到市區學校恐成「弱勢中的弱勢」,且「學生流失不等於辦學績效差」。

「視辦學績效為指標是『說一套,做一套』。」一位不願具名的校長說,光是「3人不成班,25人不成校」規定就讓小校無法翻身,就算小校團隊辦學優於市區校,只因交通等因素招生受阻,教育處也不會協助解決,只會執意將小校併進大校。

關鍵評論網曾報導〈8張圖表告訴你,為什麼就算小學很「迷你」也不該裁〉,透過數據分析,預測裁併台東、澎湖偏鄉國小的結果:

不論裁掉哪一間小學,原在學學童的上學路途都會暴增,住離新學校較遠的學童上學的路程可能還會增至8公里以上。而且不要忘記了,這些都只是直線距離,還沒計算實際道路的公里數。

新聞來源:
桐林國小面臨裁併 地方請命(自由)
桐林國小將裁併 地方盼保留(聯合)
小學校 大視野,臺中桐林國小讓孩子看到世界(教育廣播電台)
頭社國小列「黑」名單 村長批本末倒置(自由)
裁併小校 校方家長:不應以人數為指標(聯合)

本圖/文由「關鍵評論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南投偏鄉國小: 裁併校並非解決偏鄉教育唯一辦法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