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林廷安 

【記者林廷安台北報導】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杜元坤是義大醫院院長,同時還是一名知名醫師、醫學研究者和慈善家。義診超過上百次,見過無數次的生與死,常常需要在道德與醫療中做選擇,但對他來說,醫生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工作。杜元坤院長出書分享自己的醫療哲學與人生故事,希望能影響醫療界的年輕人。

身為臂神經叢手術翹首的杜元坤,看似風光無比,但他背後付出的心血卻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在年輕時,父親就曾對他說:「你長得很平庸,一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杜醫師也確實非常的努力,在每天別人還沒起床的時間展開學習,在別人睡覺的時間仍舊繼續努力。

身為杜醫師最好的朋友、同學、室友的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說:「以前我們睡同一間寢室,我每天晚上11-12點回去,他(杜元坤)還沒回來,早上4點要出發去看診的時候,他才差不多快回來,但也只是馬上洗個澡又出去。」

醫療界都是師徒制,在杜元坤的時代也是如此,他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創新、肯學習、捨得,但這短短三個詞,背後卻是充滿了非常多的汗水,肯學習是老師在教導你知識的時候,願意虛心受教,並不斷的努力,杜元坤說:「我說的肯學,不是上班學一學,下班就放假了,而是你要渴望,在下班後仍舊不斷的學習。」

杜元坤在創新方面亦是為人稱道,他憑藉著自己的經驗與醫療知識,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杜氏刀法」,這是依靠著他回家後仍舊不斷的學習、做醫學研究的成果。

因此杜元坤常鼓勵自己的學生:「他們(學生)未來一定比我厲害,因為我沒有老師,(做實驗的)兔子和老鼠就是我的老師。」

「捨得」就是懂得放下自己的高度,杜元坤身為院長,依然每天看三百多個病人,也常做義診。他說:「就像去偏鄉義診,為那些最窮的,最弱勢的,甚至很多被認為無藥可救的,都要跪下來幫他們診療。」杜醫師表示,如果不將自己的高度放下,會看不到他們的腳,瞭解不到這些病人真正的痛苦在哪裡。

杜元坤(讀書共和國提供)

杜元坤(讀書共和國提供)

義診公益不斷 施比受更為有福
除了精準的醫療技術,熱心公益對杜元坤醫生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

杜醫師分享他去非洲義診經歷。當時他一直都在抓寄生蟲,在離開前兩天,有一位得盲腸炎的小男孩被送到他那裡,杜醫師為他做了盲腸切除手術。當地由於環境惡劣,醫療資源缺乏,那位孩子甚至連抗生素都沒得打,但沒想到隔天一早起床,杜醫師尋找那位孩子,居然發現他已經可以起來跑步了。

他也因此讚嘆:「這個孩子其實並不是我救的,是上帝藉著我的手來做成的,真正救他的是上帝。」

杜醫生過去救人無數,讓他經歷無數喜樂,在他的人生哲學中,醫治人、幫助人是他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他也說:「在不斷義診的過程中,我發覺人生的意義就是,付出比獲得更快樂。」

把病人當家人 手術房因他而溫暖 
杜醫師有一句常掛在嘴邊:「我把我的病人當家人!」為病人診療的時候,杜醫師認為這是一個信賴關係的開始。

雖然每天與死亡拔河、搶救不少的生命,但還是有很多的病人,在送到醫院時為時已晚。

某次有位脊椎長腫瘤,年紀卻僅12歲的小朋友,原本生命只剩下六個月,在經過化療後,他的腫瘤縮小到他可以坐起來了。但沒想到的是,很快的,孩子的腫瘤又腫大到壓迫其他的神經,所以這個孩子不能再躺下了。

杜醫師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狀況,當他去關心孩子的時候,那位孩子跟他說:「內科醫生說我可能就要去天堂了,但是我查過好像沒有棺材是能讓人坐著的,我好想躺下來。」

杜醫師聽了相當難過:「當時那位孩子已經進入安寧病房,但我聽到這些,我很想幫助他。」於是杜醫師決定幫助孩子「躺下」,這樣的手術在當時受到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健保沒有補助,但杜醫師還是說服了他的父母,最後開刀成功地將孩子脊椎的腫瘤全部拿出來,孩子睜開眼睛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終於看到天花板了。」

杜醫師回想起來還是十分的感動!他動手術並不是因為醫治,而是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完成他的夢想,關心他的希望。杜醫師說:「所以很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在道德、安寧和醫療中間去做選擇。」

「沒有信仰我做不到這些」
杜醫師常說:「比錢永遠不會比別人多,但不留錢就沒有遺憾,這是我的人生哲學。」對於杜醫師來說,錢是幫助別人的工具,只有幫助他人才是最快樂的。
他也身體力行,除了去鄉下義診,杜元坤還常常捐錢給貧困、弱勢人,杜醫師說:「我退休那天應該就是進棺材的那天,那時候我要將所有的錢捐出來,那樣的人生就很完美了。」

是什麼信念可以支持杜醫師做那麼多無私的善行呢?杜醫師告訴我們:「信仰幫助我很多,如果沒有信仰,我也堅持不下來。」杜醫師感謝基督信仰給他帶來的非常好的價值觀,讓他可以非常快樂地去做他的工作,並有正確的人生哲學。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從骨科醫師到世界手術權威】義診名醫杜元坤:醫生是世上最快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