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最近朋友和另一半大吵了一架,吵架的原因是另一半因為工作原因缺席了朋友的生日慶祝。朋友對吵架的這番描述,想必是很多情侶間都會上演的熟悉場景:「我的生日一年只有一次,作為男朋友,你應該要做些什麼表達對我的愛啊。」「我是因為加班才不得不錯過你的生日慶祝,你應該體諒我啊,我那麼努力也不是為了我自己啊。」「在工作和陪我過生日之間,你應該有所選擇啊,難道你不知道那個時候我有多想你在我身邊嗎?」

聽朋友說完,我也不禁開始回想自己的過往經歷,發現曾經的自己也會像朋友一樣,用很多的「應該」來武裝自己對對方的訴求。以為兩個人足夠親密,不需要再有界限把彼此分的那麼清楚,所以肆意的將自己的想法強按在對方身上,久而久之,「應該」的相處思維就變成了兩個人親密關係的殺手。一方面自己的訴求不能得到對方的回應,另一方面,接收到「應該」信息的人也會覺得對方很強勢、很控制。

KJU03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對另一半說的「你應該」,都是在表達自己的一種需要,「我需要你在我身邊慶祝生日」、「我需要你在加班的時候給我打個電話」。如果我們的措辭從「你應該」變成「我需要」,溝通效果就會好很多,從強制性的要求,變成了一種正常訴求的表達,甚至是軟萌或者撒嬌。

在這種語言措辭上的不同,其實折射出的是對親密關係處理方式上的不同。我們常常會和對方相處的太過親密,而不是不夠親密,具體來說,就是常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對方應該了解我們內心所想,而且能感同身受。這種沒有界限的關係處理方式,會打破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尺度,為關係的維護埋下一個大地雷。

正如很多人說過的:「我們往往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密的人。」如果是對不太熟的人,我們會自然的多一些分寸感,比如:「我需要一筆錢,你能借我嗎?」,而不是「你應該借錢給我,畢竟我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了。」分寸感在關係維護里很重要,哪怕是對待親密關係(不僅是情侶之間,家人之間也是如此)。我們首先要做到尊重對方,這樣才能讓彼此有順暢溝通的基礎。其次,要懂得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既不要等著別人來猜測(還得猜對)自己的心思,也不要咄咄逼人的用理所應當的口吻來說明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別把「我需要」和「你應該」混為一談,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需要經過刻意練習慢慢規避掉。坦白的說出自己的需要,不僅能減少彼此溝通的摩擦,還能激發起對方的「被需要」感,這將讓溝通事倍功半的收穫理想的效果。